A21: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的旅行
任芙康
■ 江桥蔬菜进入千家万户的菜篮子
  ◆ 任芙康

  (一)

  准时准分,高铁到达上海虹桥站。出站口,一位精干的中年男士,自我介绍姓陈名旸。驶往市内的车上,我询其职务。他告我:“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

  蔬菜公司,一个记忆依稀的机构,至少有数十年的久违了。“许多地方是不是已没有蔬菜公司了?”

  “从前大小城市都是有的,后来纷纷撤销,就全国而言,可能只有我们一家了。”陈旸的回答,让人似乎一下感受出,上海蔬菜公司“孤独”挺立,背后该有多么强劲的需求支撑。

  陈旸递我一部16开本的厚书:“任老师,明后两天,是不是不忙安排参观,您先翻翻《公司志》。我们公司年头儿不短,整整60年了呢。”就冲这一悠久的甲子之数,我陡生敬畏,当即表示“听命安排”。

  抵沪第二日。

  我端坐桌前,埋首于《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志》。可以说,《公司志》中,上海蔬菜公司充满动荡与折腾,伴随挑战与机遇的60个年头,是由30年的计划调控与30年的市场支配,而共同构建起来的。这又岂止是展演了蔬菜公司的发展轨迹,无疑对整个中国当代城乡生活,亦是一种别致而真实的折射。

  自1956年上海蔬菜公司成立,便与郊区诸县签订合同,定下蔬菜种植面积、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及上市时间。从第四年(1960年)起,又由收购包销、敞开供应,改为统购包销、定量供应(市民凭卡买菜)。此一政策,耐性惊人,延续长达25年之久。

  1980年年底,全国最早亦最大的蔬菜副食品交易市场,在上海隆重面世。

  到了1996年前后,称为郊菜的上海本地菜,种植数量江河日下,被叫作客菜的外地菜称雄市场。而政府的财政补贴,开始逐年减少,至2002年,彻底“断奶”,上海蔬菜公司的一切运作,由此纳入不折不扣的市场体系。

  晚饭过后,我给几位朋友拨去电话,拜托他们,上菜场时帮忙问问菜贩,菜从何处趸来。当我说清缘由,他们都很给面子,答应转天就去试试。

  抵沪第三日。

  午饭之后,反馈接踵而至。家住徐汇区的朋友,第一个打来电话,告知他家附近的菜场,从江桥上货。此后,家住静安区的朋友,家住普陀区的朋友,不约而同的,告知他(她)家附近的菜场,皆从江桥上货。江桥者,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也。

  (二)

  抵沪第四日。

  上午9时,陈旸开车接我。之前,他已在公司工作一个多小时。“今天去江桥。”陈旸仿佛事先知道,此地已占据我心中头把交椅。路上,我讲起几位朋友帮我“调查”一事,获陈旸含笑认可:“是啊,江桥老大,日均销菜7000余吨,占全市70%以上呢。”

  这是一个周末,恰逢江桥总经理顾正斌值班。江桥身份特殊,全资国企;业务特殊,专营蔬菜;规格特殊,全国(业界)知名。衡量一家市场的身份,有若干标准,比如,ISO9001质量认证、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证、绿色市场认证。江桥系国内首家同时拥有“三认证”的市场。

  临下楼,顾总征求意见:“任老师想看些什么?”按说应该客随主便,但我舍不得“慢待”自己:“想沿菜车进场、空车出场的路线,走一趟。”

  当真的置身于市场进场口,场面着实惊人,满眼尽是呈急速运动状的大车、小车,男人、女人。似看出我的惊奇,顾总介绍了一组“三五一”的数字,来注释我受到的震撼。这便是,全年365天,日均进出大型菜车三千余台,机动短驳车五千余辆,人员往来万人以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场,又分明井井有条。

  接下来,我们迈开双腿,跟着一辆包装整洁的菜车前进。

  进场口,商户提供产品证明(上有产地、生产者、品种、数量、产地检测报告等内容),凭交易卡过地磅登记(新客户须先行办卡),在交易承诺书上签字。入场后在管理员调度指挥下,进入指定位置待命。与此同时,市场监管组人员现场抽样,填写检测委托书及商品检测单。样品送至检测站,其相关信息录入“追溯”(可体现商品产地及去向)系统。检测完结,结果反馈监管组,并随即显示于大屏幕。从此刻起,相关人员的手机(如顾总)便可同步查阅。纸质登记单上,如果被盖上“合格”印章,商户至结算中心,激活交易卡,结清相关费用。余下的,便是一身轻松地邀约新老买家,在车位前畅叙友情、讨价还价了。

  绝大多数幸运商户之外,亦有个别人从检测单盖上“不合格”印章开始,便被沮丧缠身。虽属无奈,尚能认可结果的,也还省心,签字同意“不合格商品处理意见”,将蔬菜移至市场北部垃圾场,免费由市场使用铲车悉数销毁。其“处决”现场,均由当班经理、安全员全程监督拍照,资料存档。商户再到结算中心,退回预收的管理费用。不愿就此罢休的商户,则可依协议提请复议(可申请两次),样品进入保密检测。至此,商户匿名,等同与检测人员相互“隔离”。

  我于是对检测室陡生兴趣。顾总带去,刷卡打开密闭的大门,被要求换上鞋套。检测人员介绍,这套价值600余万元的设备,可检项目多达23个,完全满足且已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在我看到的一份检测报告上,只有样品本身各种数据,不显示被检商户任何信息。精密的仪器,已将该样品种种超标指数,条分缕析地细化出来,令多么心有不甘的商户,只会哑口无言。价值数万,数十万的蔬菜,面临毁于一旦,有人也曾以种种理由哀求。市场一概铁面无私,绝无“议价”余地。底线无情,不合格的蔬菜,有进无回,一枝一叶休想流出市场。经济受损的商户,最终“服软”,是因为终究体会到市场的良善。

  吃一堑,长一智,在江桥“翻船”,往往促使当事者由埋怨变成反省,同时让更多商户引以为训,理解江桥坚持 “食以安为先”原则,维护的是生产者、运营者、批发者、消费者共同的根本利益。商户纷纷将回马枪杀回产地,依循国家标准,引导菜农科学种植,提供品类、种子、肥料等等信息。临近蔬菜采摘期,商户往往直接进入菜地,帮助农民掌控施药数量及中止用药时间。

  经过如此“整肃”的各色蔬菜,一年四季,沿着中国版图的纬度(或曰按照时令),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源源不断地运到江桥。经过检测合格之后,又马不停蹄地批发到更多的二级、三级市场(凡江桥经手的菜品,在各级市场均予免检),再经由大小菜场的接力,让江桥蔬菜登堂入室于千家万户。

  江桥有序、安全、公正的信誉,以及无可替代的市场辐射力,培育了一批“铁杆”商户。20余年来,市场几经扩展、调整,乃至搬迁,而他们不离不弃,与市场共存共荣。其中的佼佼者,不少已成为大宗商品的交易冠军。行走间,巧遇一位曹姓商户,正是江桥著名的西红柿大王。眼下淡季,他每天经手的西红柿仍达40余吨。但看老曹,朴朴实实,毫无家财万贯的“大王”威仪,让人感叹真人不露相的老话。

  (三)

  抵沪第五日。

  仍是上午九时,陈旸开车接我。之前,他依然已在公司干活一个多小时。人家用加班的方式,挤出时间陪我,我虽过意不去,却无法拒绝。

  目的地上海江杨水产品批发市场位于宝山区地界,费时一个小时。稍事寒暄,分位坐下,小孙开始介绍江杨。言及往事、数字之类,从容、清晰,似有超常记忆。她脸上的成熟,全然不像刚刚30出头的年岁,后来知她20岁入党,22岁入行蔬菜公司,典型年轻的老员工了。

  建筑面积62000多平方米的江杨,分为水产品商铺、餐饮经营及服务办公三部分。其经营方式,与江桥收取服务费不同,江杨则以收取租赁费为主。所有房屋(店面、宿舍等),绝非一租了之。除开交易本身,诸般事务均由市场全责管理。

  下楼之前,小孙让我们随意进入几间办公室。一律整洁的环境,能看出管理的水准。有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共产党员台卡,桌前的人,佩戴着耀目的党徽。小孙介绍说:“党员们都觉得这样挺好,亮明身份,能强化对工作的担当、对群众的谦卑。” 

  “是否也会招来无理取闹之徒?”我素来胆小,竟口出可笑之问。“还真没碰到过呢。”小孙笑了,“人心换人心,有时,党员忍辱负重,反会让个别人自知理亏而收敛。绝大多数商户来办事,一见是党员,往往先就当作可信赖、可托付的朋友。”

  就这样,同样佩戴着党徽的小孙,带我们走进海鲜交易区。看来小孙人缘端的不错,男男女女,几乎无人不识“孙书记”,彼此来言去语,甚是熟稔、亲切。

  进得的几家,皆为临街生意旺铺。某店专营龙虾,某店专营海蟹,某店专营海鱼。店面排场又整洁,伙计年轻又麻利。紧凑的通道,由排排大型玻璃缸隔离而成。不同长相、不同色彩的虾们蟹们鱼们,在爬行、在游走、在翻滚。文静些的,伏地不动,只是偶尔眨眨眼,像在沉思。它们以不同的途径,或从空中,或由海上,来自千里万里之遥的越南、日本、马来西亚、印尼、俄罗斯、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它们的身世,最终皆可在江杨得到准确无误的“追溯”。

  车出江杨,陈旸指给我,一箭之遥的南边,耸立着一片见头不见尾的建筑群,同样叫江杨,全名是“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陈旸介绍,蔬菜公司旗下市场,就规模而言,西郊国际最大,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位居次席,占地面积号称巨无霸,经营货品俨然聚宝盆。

  为区分俩江杨,按方位,我将此地称作南江杨。进得南江杨,先奔监控室。整座市场中,该处堪称神经中枢。身居室内,偌大的市场,角角落落,风起草动,皆能观其影,闻其声。经问询,监控人员每班两名,三班倒。我的脑子里,此刻涌出一串意思相近的词语,试图吻合他们的神态。诸如专心致志,凝神静气,洞若观火,明察秋毫……都能表情,都能达意,但又都还欠着点准确的神韵。

  (四)

  抵沪第六日。

  上午10时,陈旸开车接我。晚来一小时,是他在机关多忙活了一小时。

  听说上海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已悉数完成。今天去的这家,属升级版,2.0。徐汇区嘉善路278号,上蔬永辉嘉善店。

  上海上蔬永辉生鲜食品有限公司,特地派来总经理助理小蒋,偕嘉善店小顾、小龚已在店前空地等候。长相爽然的小蒋含笑为我答疑。永辉超市与上海蔬菜公司强强联手之后,故简称上蔬永辉。

  真正的惊喜,开始于走进店门那一刻。满眼亮堂、整洁、丰富、新鲜。实话说,孤陋寡闻的我,平生初次见识如此赏心悦目的农贸市场。

  所有的货品,均按类别划区陈设。尤为神奇的是,你走近哪片区域,便似有相应的香味、鲜味入鼻。在一处显眼之地,有多种蔬菜、水果,供一些顾客挑挑拣拣。小顾介绍,这是店里特设的销售方式,只为保留一点儿传统购物体验。

  也就在这里,一位中年男子,手举一串香蕉,正回答几位顾客的咨询。问小顾方知,此男系店中“卖手”,受人信任到超常程度。有顾客为买菜省事,进店就奔他讨教。听到这些,我对专司“参谋”的卖手由衷欣赏:“顾客需求高低错落,你这角色不易,掌的就是一杆良心秤啊。”他点头称是:“当然,当然,我推荐中如有半句虚话,引起顾客反感,倒的是我们嘉善店的牌子。”

  上到二楼,则是另一番景象,大部分区域,如同超市,码放着种种南北干货、烟酒饮料、油盐酱醋。这令顾客“顺手”至极。另有小部分区域,则分别做了小型冷冻室及商品库房。途经过道的一个格子间,门虚掩着,我好奇地推开,桌案上有饮水机和微波炉。小顾解释,店里无食堂,员工每天自带餐食,这里就是加热的地方。听完不觉心里一动,顾客购物的舒服,更衬出员工付出的辛苦。我不禁有些感慨,能够享受如此环境,就是价格贵些,也值啊。我这样说,其实是认可“一分钱一分货”的老话。

  未料,小顾、小龚异口同声纠正我。可不是哟,嘉善店的价格,比周围农贸市场普遍便宜。不少货品,低出15%的价钱呢。

  原来在上蔬永辉,一家门店,就是一个独立的整体,统一采购加工、统一标识定价、统一商品经营、统一人员管理、统一结账核算、统一售后服务。传统农贸市场里,摊贩搞活市场,市场搞臭摊贩的弊端,得以根治。保留下的,则只是生鲜产品及时、新鲜的优长。我这市场常客,为刚才误为人家赔本的想当然,觉得汗颜之至。

  (五)

  抵沪第七日。

  上午9时,陈旸来接。今天很重要,他带我去公司采访。吴梦秋总经理笑意盈盈地慰问我:“任老师,跑了好几天,肯定辛苦了。”吴总以PPT的方式为我介绍。图表,数字是屏幕上的,叙述过程则全用口语。比如,说到蔬菜对餐桌的重要,吴总用了一句俗语:“一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随季节转换,尤其每年的1、2、7、8、9五个月,为青菜淡季,价格起伏没谱,但无论贵贱,青菜都是上海人每日不可或缺的宠爱。我亦较真,听他这话,便请他数出“青菜”的种类,随即我记录在册的有:芹菜、豆苗、小青菜(鸡毛菜)、茼蒿、盖菜、塌菜、杭白菜、菠菜、菜头等等。

  吴总一路讲下来,分门别类,直到中午12点。工作餐后访谈持续两小时左右,方与吴总握别。想我大半生,识人无数,如他这般,对自身工作怀抱喜欢、乃至激情,熟悉、乃至透彻者,其实也不多啊。

  抵沪第八日。

  西郊国际。全称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电瓶车将我们载到一个个空间浩大的交易场地,一座座设施一流的仓储场地,以及进口食品展示大厅、商品检验检疫局驻场楼、国家级实验室、正洽谈迁进的海关驻场楼……

  经陈旸一一指点,我将上海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耳闻目睹到名副其实。

  综合办公楼第四层,陈旸带我走进一间屋子,他指着背倚北窗、面朝南门的一张办公桌:“这张是我的。”原来,西郊国际与上海蔬菜公司,合二为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也就是说,此地乃蔬菜公司嫡系的嫡系。领导干部的值班表上,赫然排列着吴梦秋的名字。即如陈旸,既是公司的党办主任,亦是西郊国际的党办主任。每个星期,他须来此地,理事至少一天。

  “在我们公司,机关人员的压缩,执行得极为彻底,形容一个单位忙,爱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在蔬菜公司,一个萝卜几个坑已是常事。”陈旸停了停,问我:“任老师,您不知道我还有一个职务吧?公司组织部部长。”

  而就是这位陈旸,于公务繁杂之中,竟能安排如此周详,多日亲任“车夫”,带我东奔西走。

  翌日上午。虹桥高铁站出发区,汽车泊于“即停即走”的位置。陈旸递过行李,我与他对视无言,彼此勉强笑笑,然后匆匆分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绿色的旅行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A21绿色的旅行 2018-03-25 2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