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体汇/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明天起向公众开放,每日限流1万人次,请大家错峰观展
~~~明天起向公众开放,每日限流1万人次,请大家错峰观展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历史博物馆将永久免费开放
明天起向公众开放,每日限流1万人次,请大家错峰观展
徐翌晟 赵玥 孙佳音
▶ 上海历史博物馆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 见习记者 赵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历博)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将从2018年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对社会开放。上海人熟悉的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终于再度敞开大门。开馆期间的临时展览将由《陈毅与上海》文物文献展、《铭记初心——〈共产党宣言〉》史料展、《钟声再起——新馆馆址的前世今生》、《上海城市记忆》馆藏油画展组成。馆长胡江嘱咐热情的参观人群,上历博将永久免费开放,新址作为近代优秀文物保护建筑,每日限流1万人次,请大家错峰观展。

  展览环境修旧如旧

  上历博选址南京西路325号,为了让路人可以毫无遮挡地看到文化区域的完整面貌,并使钟楼凸显在街口,原先立于黄陂北路南京西路口的工商银行已搬迁他处。展览从“序厅”“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和“难忘的瞬间”四大部分构建展陈体系,共陈列展示文物约1100余件/套,较全面地反映了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变化。

  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虽几经改造,但建筑立面与室内装饰还留有不少精美的痕迹。鉴于建筑的特殊性,上历博对建筑悉心修缮,还原建筑本体,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克服老建筑和新功能的矛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增东楼和西楼的连接通道,更新和加装电梯,在满足公共服务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对老建筑的影响。

  展览内容反映目前上海行政区划下的6000余平方公里内经历的近6000年历史。其中重点文物有6000年前的上海文化遗存、有血洒疆场的抗英英雄陈化成督造的振远将军铜炮、有《共产党宣言》的首版本、有反映上海棉纺工业的清花机、有1911年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选票、有上海汇丰银行铜狮、还有无比精密繁复、花了10年才制成的镇馆之宝百子大礼轿等重要文物。

  在进门的序厅处,以影片《上海简史》快速叙述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激发观众参观情绪,引发观众探寻展览内容的兴趣。

  《古代上海》以史前文明、古代发展、城镇兴起为线索,展现古代上海地区人类活动、市镇繁荣、文化兴盛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辉煌的文明成就。

  《近代上海》以上海为主体,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充分反映近代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点展示近代上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全国的救亡图存、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要贡献。

  尾厅通过《难忘的瞬间》视觉展项,选取1949年上海解放以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70余个精彩瞬间,通过视觉展项表现上海取得的伟大辉煌的成就,激励观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讲故事也讲体验

  展览既讲故事也讲体验,多媒体互动装置贯穿了整个游览过程。例如一楼序厅里的上海简史墙,以触摸屏的方式展现上海从远古到近代的变迁发展史,当选择儿童视角时,整体图文会显示在适合儿童观看的高度;在《近代上海》展厅,参观者可以看到一整面洋行储物箱,当手指轻轻触碰带钥匙的抽屉时,抽屉会缓缓弹开,里面装着的是当时在上海流通的各式货币,如咸丰上海银饼等。上历博围绕史料文物设计了大量实景陈列,打造了一座让市民能够看得懂记得住的城市历史博物馆。

  开馆期间上历博在东楼南厅和西楼的临时展览:《陈毅与上海》文物文献展,以陈毅一生的经历为主线索,侧重叙述陈毅与上海的渊源以及他为上海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反映解放初期的新上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现的新时代风貌。今年,时值《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铭记初心——〈共产党宣言〉》史料展上,将展出《共产党宣言》的首版本。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在上海出版。重温红色经典,不忘初心。

  马上评

  脚步不停歇

  “上海的博物馆这些年越来越多了!”这是许多博物馆迷的心声。去年3月开放大世界,今年3月开放历博,环人民广场成为市民追寻老上海历史的又一个好去处。去年5月开放世博会博物馆,今年3月开放国际乒联博物馆,国际组织博物馆在世博地区也有了集聚效应。

  更令人欣喜的是,上海发展博物馆的脚步还将继续向前。接下来,上海非遗博物馆、上海教育博物馆等一批具有国际性、本土性和未来性特征的博物馆也已进入筹备建设阶段。“十三五”期间,上海更将新添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向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冲刺。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届时,上海将进步到每16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未来几年市民将看到包括世博文化博览区博物馆集聚区、人民广场博物馆集聚区、苏州河杨树浦路博物馆集群、历史文化风貌小型博物馆集群和公园特色博物馆集群这“两大区三个群”。

  除了博物馆,我们还有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图书馆、剧场、展览展示场馆,是关于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也是关乎上海文化发展的保障。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历久弥新的信念“珍物”
上海历史博物馆将永久免费开放
新民晚报文体汇/聚焦A09上海历史博物馆将永久免费开放 2018-03-25 2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