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的21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让市民最多走15分钟就能到文化场所选择钟情的文艺项目参与。村居活动室,是城市综合文化活动的终端,则能让这“最后一公里”逐渐打通。目前,全市申报参与政府实事项目的村居活动室已超过4500个,达到5089个,占全市实际村居活动室总数的87%。浦东新区、徐汇区和嘉定区等已经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区域,已表明区内将实行全覆盖。他们还各自亮出了“招牌菜”,徐汇区的是云端“文化汇客厅”,嘉定区则邀志愿者打造“文化磁场”。在日前启动的2018上海市民文化节文化服务日当天,就有图书资源、演艺活动、数字服务等“文化自助餐”被送到了村居活动室甚至田间地头。市卫计委、科委、体育局、民政局、新闻出版局、农委、总工会、妇联等市级部门也都参与准备“文化自助餐”。
“文化自助餐”内容丰富,不仅限于文艺演出,而且融入了党建引领、文化凝心、公共教育、老年活动、法律咨询、体育健身、妇儿保障、卫生保健等大文化概念,因而首先需要公开征集社会主体提供的“菜单”。著名上海说唱演员徐世利,曾是“东方宣教中心001号”文艺配送员。69岁的他听闻上网填表参与“报菜名”的工作仅有24小时,立刻投入报名。结果因为报名者众,他直到昨天凌晨2点45分才顺利传送。他带着自己的喜剧艺术团准备送上4台喜剧和3场综艺。今年新作《健康欢乐行》,将围绕社区老年人关心的话题展开。在相声、快板等艺术形式中融入新闻时事,是赵松涛的强项。他与他的说唱艺术推广中心,把二十四节气、传统礼仪等融入节目,并注重地域特色。例如他去青浦演出就会特地创作《家在青浦》,把青浦地名设计成对联融入节目……所谓“自助餐”,就是指这些文化人是否能成功走进村居,是由居民自己勾选菜单,自选决定的。因而,这对参与竞标的文化人及其团队,也是实实在在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