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一篇关于介绍我国远古女杰妇好的文章,只是不知从何处入手。突然有一天,接到泉城友人来电,告知有民间甲骨文收藏者愿提供数枚甲骨文供我学习研究,这可谓天大好事。于是我便择日去了济南,拜见这位收藏者。
说实话,我从写甲骨文到开始有所研究,也只有五六年时间。其间虽然安阳小屯、殷墟博物馆、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老家都去过,甲骨文资料、文献阅读不少,但从未真正零距离接触过甲骨文。这次有幸手捧甲骨阅读原文,真乃幸事!
我如获至宝地仔细端详起来,牛骨上一个个雄健有力的武丁时代锲刻风格的字跃入眼帘:“丁巳卜,争,贞:妇好不其冥奴,十月”。这一看吃惊不小,卜辞可是写的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从已知的资料得知,我国在河南安阳出土上万块甲骨文,光提到妇好的甲骨就有两百多块,可见得妇好在商代的重要地位。妇好何许人?殷商二十三任君主武丁之妻。武丁有六十八位妻妾,但妇好独得其重要地位,这要从妇好的传奇经历说起。
妇好出身贵族,她的家族也是附属于武丁政权的。妇好并不是一个仅生儿育女的女子,她武艺高超,能征善战,嫁给武丁不久,便显露出了杰出的领导才能,多次带兵抗击当时周边方国、部族的入侵,深受武丁爱戴,以致武丁有一次竟然策马几十里去迎接妇好得胜回朝。
其实,当时的人可能都无法意识到,妇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据史记载,大约3000多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气温下降。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古印欧人不得不分几支队伍南迁,所到之处,即带来种族灭绝的黑暗时代。其中一支到达印度,这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古国随之覆灭;一支进入中国,却遭遇到了妇好带领的部队,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套一带展开了一系列争夺战,最后,妇好用实力赢得了华夏古文明的保卫战。某种意义上说,妇好可以称之为种族文明的拯救者。
只可惜这个聪明能干的王后只活了30多年。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逝去王后的厚爱,武丁除了厚葬、封号,还建立了“母辛宗”的享堂。此外,武丁一直用占卜形式对逝妻继续表示怀念之情,并多次为其举行冥婚,许配给先王,以使妇好在阴间获得照顾。经过几次占卜,得知冥婚成功,武丁悬着的心才放下了。而我现在手上捧着的这块甲骨,也正是这样表达怀念的卜辞锲文。翻译过来,即为:“丁巳日占卜,贞人争:妇好在阴间有没有奴隶呀?十月。”武丁在妇好死后已用奴隶作了陪葬,这虽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陋习,但这一系列的行为,也表明了武丁确实对妇好念念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