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凤的健康状况一周来都不太稳定,但她的离开,对于亲友、同行和影迷来说,都太过突然,也很沉重。昨天下午,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出,但因为答应王丹凤家属待其小女儿从美国飞回上海商议后再发讣告,上影集团并没有发表声明。但在上影集团职工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现场,这一消息让上影的员工,王丹凤的旧友和晚辈们沉浸在震惊、叹息中。颁奖礼最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任仲伦沉痛地宣布表演艺术家王丹凤去世的消息,在表达哀思的同时,追忆了王丹凤老师一生奋斗不息的从影历程与电影精神。此时,王丹凤主演电影《护士日记》的主题曲《小燕子》旋律响起,全体上影人起立,默哀、鞠躬,向王丹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王丹凤老师在我心里是最美的。”上影演员剧团的严琳回忆起自己最后一次见到王丹凤,3月30日,她陪牛犇一起去医院探望王丹凤,“那时她身体还挺好的,看到牛犇老师就很高兴地说,小牛犇你来啦。我们请她给演员剧团回家按手印,她也很高兴,还问起剧团的近况。”严琳告诉记者,王丹凤一直头脑清醒,生前叮嘱说身后事不要麻烦领导和朋友,“她希望给大家看到的永远是漂亮的王丹凤吧。”严琳语塞了。或许这是上影人,尤其是演员剧团的“家人们”对王丹凤共同的情感。
著名演员梁波罗回忆起这大半年跟王丹凤的三次碰面,也很是感慨。“去年6月23日,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在花园饭店那次,晚报也在的。我觉得‘终身成就奖’颁发得非常及时,她也跟阔别那么多年的观众见了面,我想她走得应该没有遗憾。”
“还有过两次接触,一次是2017年7月22日,在东方艺术中心,上影演员剧团为庆祝八一建军节排演了一台节目,第二场演出结束后她坐着轮椅到了舞台,和我们一起,跟观众见面。那天她精神状态很好,还鼓励我们要多排戏。”梁波罗继续说道,“再一次就是2017年10月19日,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上影演员剧团一年一度的敬老活动。她能来,真的引起轰动。王丹凤老师特别低调,不单单是观众那么多年没怎么见到她,同行也是很多年没有见到她,‘家人’相见,分外亲切。”梁波罗说,那天找王丹凤合影的人特别多,他怕她累着,就简单跟她合了个影。
“座位都空了,我还站在那里,我真的很难过。”昨天下午上影的活动结束,佟瑞欣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小视频,视频里座位空空荡荡,《小燕子》的旋律在沉痛的空气里回旋。“小燕子”真的飞走了,但她永远留给中国影迷,一个美丽的难忘的身影。“从个人,我非常喜欢她,带女儿去探望王丹凤,女儿都会说,你把奶奶照片修得漂亮点再发朋友圈,我们都爱她。从工作,我接手上影演员剧团时非常困难,当时王丹凤老师跟我说,剧团要是缺钱,她可以拿钱出来。这些老艺术家没有任何虚头巴脑的东西,但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他们是剧团的财富,是上海电影的财富。”
据悉,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展映单元,由王丹凤主演的《护士日记》2K修复版将做公益放映。
首席记者 孙佳音
人物简介
1924年8月23日出生,16岁涉足电影,从影四十年,在银幕上塑造了60多个艺术形象,2018年5月2日凌晨4时许,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丹凤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
王丹凤是新中国22大明星之一;是许多中国影迷记忆中那个明媚漂亮、风华绝代的电影女明星;是唯一一个参演巴金《家》《春》《秋》改编同名电影的著名女明星;是影片《新渔光曲》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渔家女,是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护士日记》里娇俏的小护士。王丹凤曾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2013年获第1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得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
“小燕子”飞走了。但她永远留给中国影迷,一个美丽的难忘的身影。 首席记者 孙佳音
记者手记
一只小手包
王丹凤是爱美的,在电影的镜头里,也在平时的生活中。这大半年,我也见过她三次。王丹凤笑语盈盈,温婉典雅,她的美几乎穿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审美差异,从旧上海到新中国,从十里洋场到革命年代,直到社交媒体时代,“风华绝代”四字当之无愧。她坐在轮椅上,坚持手里拿一个黑色的小皮包,让人有点狐疑。有人悄悄告诉我,是因为老太太怕摄影机一不小心拍到她肚子上的肉,要遮一遮羞,令人莞尔,原来90多岁还那么爱美。现在想来,这大概是老艺术家对自己的银幕形象,对观众从始至终的负责态度。
王丹凤只谈过一次恋爱,跟出身电影世家的柳和清恋爱六年后在上海设宴亲朋,婚后也一直恩爱,两人一起受邀赴美参加里根总统的就职典礼,一起在香港创办素餐厅功德林,又回到上海陕南村安度晚年。她笑呵呵地说:“我嫁得好,因为我妈妈把关严。”其实,她这一辈子过得好,是因为她始终珍惜形象,始终珍惜观众和每一次表演的机会。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