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世界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中国首台万吨水压机、中国第一套核电机组……这些“第一”都来自上海电气。这个“上海制造”品牌以研制能源装备为主,此次将集中展示在火电、核电、风电、输配电、垃圾焚烧发电、光热发电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前不久,具有“龙骨”之称的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堆内构件,从上海电气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发往福建。整个核电运行的核心、不竭动力的源泉———核燃料组件,就安装在龙骨里。同时,这个龙骨还必须是一个安全的“笼”:一旦遭遇极端事故,堆内构件必须能够有效防止堆芯跌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个项目上海电气攻关了3年多,先后攻克了71项工艺、试验等难关;完成了2项材料国产化、5项焊接技术、4项检测技术、7项工艺技术的技术创新;获得了10项发明制造专利,实现了福清5号堆内构件制造、加工、装配、检测、焊接及验收试验用工装设计和制造等的全面国产化。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吕亚臣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这些核岛设备都是进口的,我们从外方采购,他们硬是把设备在港口放了两年,拖延我们的建设节奏。我们要不断创新,努力打破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
上个月,上海电气与沙特国际电力公司在沪签订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项目总承包合同。这一项目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进军海外高端市场、打造中国品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所取得的成功案例。上海电气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充分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以世界最高标准赢得了迪拜7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的总承包机会,对公司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及全球资源配置具有积极作用,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上海制造”的能力和实力。
私人定制最快24小时交付
在上海蔓楼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感受到传统匠人工艺与现代化数字设备的巧妙碰撞。在企业设计室,有一台3D高级定制设备。“我们先通过3D扫描采集和调整顾客体型数据,然后进行3D打印,直接在人体模型上做立体裁剪,最后交付成衣。目前私人定制的旗袍,最快能实现24小时交付。”总经理陈黎介绍说,蔓楼兰在行业内首家实现将3D扫描技术结合进高级立体裁剪流程,大幅度提升顾客的一次交付满意度。“目前体型覆盖率约为60%,将来有望提升到80%。我们还将建立人体数据库,为向消费者提供更多品类的产品打基础。”
有了数字化设备,匠心仍不可少。制作一件旗袍,从设计图稿到制坯,转换为版打印出来,按照版型裁剪、拼缝、刺绣,再进行花型的定位、归拔,然后才开始局部的制作、半成品定型,以及最终成品的定型和后期整理、包装,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工序。其间,依据旗袍风格款式的不同,运用“镶、嵌、滚、宕、盘、绣、绘”等工艺制作。
传统扎实的工艺下制作出的旗袍,花纹图案并非古板印象中那样老套。这不仅仅得益于设计师普遍年轻化,也少不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不断摸索尝试。比如,此次蔓楼兰将在品牌博览会上展出一件运用施华洛世奇水晶进行设计的时尚轻奢旗袍。“它采用不规则的领口、非对称的开衩设计,传达出强烈的个性化时尚态度,特别是用烫钻、镶嵌的手法代替针线刺绣工艺,将不同色彩、形状各异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排列出‘苍翠青松间仙鹤起舞’的景象,独辟蹊径,非常有创意,也代表了我们在旗袍定制上的匠心。”
近年来,蔓楼兰在国际舞台上频繁亮相,从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到中德文化交流-海派旗袍走秀,从米兰世博会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尚论坛,从巴黎中国周到米兰时装周,蔓楼兰通过传播中式服饰和发扬海派文化,体现了“上海制造”的独特魅力。“目前我们正在起草上海高级定制标准,希望将来‘上海标准’能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