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某多多成功上市获得资本青睐时,立即遭遇诸多“正义人士”的围剿,指责某多多销售仿冒、山寨和三无产品。
虽然A股投资者不能直接购买这个股票,但还是听见有人说做空它,来表明他的反对态度。我即刻联想到A股市场也有类似现象,投资者会带着评判社会现象的情绪来评判股票,把道德、舆论、情怀、法律和商业混淆,导致失去好的投资机会,或做了导向亏损的投资决策。
去年6月A股三个酒类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军工板块时,有投资者愤愤不平,说中国人可以不喝茅台,但不能没有军工!所以愤而在400多元的位置卖出贵州茅台,去买中国船舶。这个逻辑是混乱的。在商言商,在股市就按股市的估值方式来评价股价前景,不能用各种主义和情怀绑架金融模型。理性地说,军工当然重要,正因为重要,所以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相关企业赚不到足够利润,股价很难支撑;茅台酒是高档消费品,非常市场化,有足够的消费者愿意高价购买,结果公司容易赚钱,股价容易涨。股市就这么个逻辑。
某多多可以在国内运营并在美国上市,肯定是一个合法经营的企业。淘宝和京东,或者任何一家饭店,也会接到类似“坑人”的投诉,但其经营出发点和主要活动肯定不是“坑人”。说某多多毫无瑕疵不符合实际,说它坑三亿人肯定夸张。我们不要超越现有法律去给企业定罪。明明在美国上市,受市场欢迎,说它在国外丢脸,我感觉这个是吃不到葡萄心理。
股票投资者应该从财务、市场、经营和法律角度去分析股票。某多多用3年时间让其GMV(网站成交总额)在2017年超过了1400亿,成长性超过阿里和京东;它活跃用户多达3亿人,57%用户来自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换句话说它在服务着几亿需要服务的人群。它用社交电商的创新模式迅速占领了自己的细分市场。我们不能无视它服务着几亿人的真实购物需求,而盯着那些法律上尚未明确界定的“坏事”。
进一步从经营角度分析,现在为数不少的批评文章,其实给它做了一个免费广告。它获取更多用户后,在服务上提高,在合规合法上更严谨,提供给三四五线城市居民更多合法的性价比高的商品,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只会越来越高,股价表现可能越来越好。有人因为它现在的问题要卖空它否定它,如果我是券商研究员,反而会因为其知名度爆发和进步空间会给它一个推荐评级。 毛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