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婆婆的伏姜茶
毕珍桂
  毕珍桂

  孩子放假,带他回老家探望婆婆。婆婆的房前屋后,种满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几垄绿意盎然的生姜,长势喜人,这是婆婆准备在伏天做伏姜栽种的。

  三伏天一般在每年阳历的七月下旬至八月上、中旬,是我国最酷热高温的时期。而在这段日子里,老公故乡晋城家家户户都晒伏姜。相传,东晋的道安和尚隐居泽州,看到很多村民染病陆续离世,心生恻隐,便挖姜做伏姜布施村民,喝了伏姜的村民全部痊愈,做伏姜的药方就流传了下来。

  今年夏天,我和婆婆早早就把地里的姜拔出来,去掉茎叶和泥沙,放在太阳下晒干,我把生姜洗干净后,和婆婆坐在院子里刮姜去皮。婆婆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刮姜时头埋得低低的,生怕刮不干净。看着瘦小苍老的婆婆,我心疼地说:“妈,明年咱家不做伏姜了,买现成的方便又省心……”“买的哪有自家做的好?孩子们一直喝我做的伏姜,能做一次就做一次,等我看不见了,你们想喝妈做的伏姜都没有喽!”婆婆故作轻松。我悄悄侧身,手加快速度,不想让婆婆看见我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姜全部去皮后,再用井水冲净,用桶装上。我提着姜,婆婆指导我用大石碾做姜汁。压碎生姜后要用新纱布包紧姜末,挤出姜汁,倒入玻璃坛子,按比例加入红糖粉拌匀,坛口盖上纱布,用绳子固定,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做好这一切,我已汗水淋漓,从中也体会到婆婆年年做伏姜的辛苦。

  等伏天结束,伏姜就做好了,据说存放时间越长,驱寒效果越好。老公告诉我,小时候,每到寒冬腊月或雨雪天气,从外面回到家,婆婆都会为家人冲上一杯伏姜茶,驱寒祛湿,防治感冒。记得儿子出生后,婆婆从家乡来照顾我坐月子。每天早上,婆婆都会为我冲一杯伏姜茶,让我喝了再吃早饭。一杯棕黄色的伏姜茶下肚,胃暖暖的,姜的辛辣使血管扩张,有点微微冒汗,血液循环加快的同时,将体内的病菌、寒湿逼出,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出月子后,我脸色红润,身体恢复很好,一点儿没落下月子病。 

  探亲结束,婆婆往我们的旅行包里,装了一大罐黑褐色的伏姜,这是出门在外的我们保健防病的守护神,点点滴滴都饱含着婆婆绵绵不尽的牵挂和关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天上再见
初心 匠心 恒心
博尔塔拉的维吾尔族姑娘
扫一扫
喜欢夏雨
婆婆的伏姜茶
海马的故事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婆婆的伏姜茶 2018-08-07 2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