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暑期作业
范 洁

  范  洁

  “起床口令:迎着朝阳照一张全身照,要求背景中有太阳”“手拿馒头以卧室为背景拍照,6:40以后就算迟到”……最近,一波儿另类暑期作业红了。原来,有老师担心学生假期懒散,每天在微信群里布置任务——起床打卡。

  网友在发出“雨天没太阳”“家里没馒头”的调侃之余,既有对老师用心良苦的感叹,也有对学生“身不由己”的同情。美国教育界有个知名的“暑期滑坡”理论,指暑期内学生因为脱离学校环境而疏于学习,导致知识遗忘、能力下滑。研究发现,数学技能倒退2.6个月、阅读技能倒退2个月,开学后老师要用6周时间弥补暑期滑坡。

  于是,为了让孩子“开学不掉队”,甚至利用假期“弯道超车”,暑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密密麻麻的作业纸、满满当当的补习班,减负变加码,放假比上学还累,被称为“第三学期”。孩子埋头书桌海量刷题,各类小报、手工更是“全家总动员”,引得教育部发文: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防止将学生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更有甚者,暑期作业催生了灰色产业链。50元一篇作文、100元一本练习册,代写作业成了热门生意,课业任务成了快递商品,在诸多网购平台及社交网站上线,“写得多还可以走批发价”,让作业变了味,也让诚信打了折。

  别忘了,设立暑期的初衷,是让学生获得休息、回归自然。19世纪,美国教育家贺拉斯·曼倡导改革校历,在全球首创暑期制度,鼓励学生放松身心,让自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让“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这样说来,我对“起床打卡”心生好感。起码,这份作业不能代劳,师生互动也不仅是一个“阅”字。只希望,“打卡”的内容更丰富些、更多元些:仰望一片星空、认识10种植物、卧听百转蝉鸣……让暑期作业,有属于童年的夏天味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手臂可晒黑,学术兴趣不能“晒没”
暑期作业
展览品“护照”延期 会后有临时“新家”
国展中心架空线入地工程加紧施工
店招店牌“修旧如旧”
文明建设规范一目了然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暑期作业 2018-08-07 2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