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撰文,说看到路边野花会怦然心动的老师,一定是好教师,我深以为然。其实,作家、诗人、艺术家都应是这样的人。只有怀着一颗柔软的心,时时感知真善美,才能出好作品。滕俊杰就是一个心有大爱、不吝施予的人。
那天高温,我们受邀去车墩上海影视乐园探班。摄影棚外暑气蒸腾,棚内热火朝天,京剧电影《贞观盛事》正在拍一场群戏,关栋天一丝不苟地做着身段、哼着唱腔,配合那几个一遍又一遍翻跟头的小兵。场内估计有上百人,却非常安静,听不见一句闲话,也没人走动。上场下场,秩序井然,主角配角,配合默契。这么好的氛围,来自滕导的举重若轻。场内时时响着他风趣的话:“时间去哪儿了?变成镜头了。早拍早结束,晚拍晚结束。不拍?不结束。”“皇后去换红衣服了,一国之母,大家当然要等啊。”“白的是什么?是灯。哎呀,穿帮了!”群戏换位置了,他说:“足球宝贝们,法国队、英国队交换场地了,球门不认准,要输的。”说得大家笑。要重拍镜头时,他说:“这遍不错,大家受累了,但为了不留遗憾,而留下传世之作,我们还是再辛苦一次。”句句听了心暖。
他发现了我们,走过来说,谢谢叶老师冒着高温来探班。明明是我们找了他麻烦,他却如此“本末倒置”。看到同去的一个实习记者,他满眼欣喜地称她“小同行”,为她题词、合影,再三鼓励她“要留下来做新闻。”他向关栋天介绍我,又找来演皇后的青年演员,对着我赞她扮相好。棚内没凳子,他让我坐到幕后,还请人拍下我与他一起看监视器的照片,让我过了把“导演”瘾。谁能想到,一个大导演,会如此善解人意、细致周到!
从做新闻到当导演,我想他的成功秘诀应该就在于情怀,做大事者必重小节。十多年前,在浦江游览船上,老友金婚纪念,我们一群“发小”去祝贺。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来回端茶送水,引人入座,忙得满头大汗。一看,是常在电视上见到的膝俊杰。他怎么来了?原来因小时候受过老友照顾,他不忘关爱之恩,几十年以“老师”奉之。临走,他送我们前苏联歌曲CD,还一一扶老人下船。我们忘了他头上的光环,越看越觉得他像亲人!
十几年过去了,滕导的重情率性丝毫没变。那天市作协散文组去诸暨采风,他在北京开会,大家都以为他不来了,谁知他开完会竟赶了过来。我们去崇明采风,他又从外地赶来,为的是见见老朋友,“因为这样的机会难得!”他听说我住小木屋,开心地说,童话小屋啊!天真得像个童心未泯的孩子。
这么多年,滕导步履匆匆,却没有磨去他的热情和善良,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对生活、对朋友,发自肺腑的情感;对事业、对跨界,发自内心的喜爱。他呈现给人们的精彩,都因有颗爱意充盈的真心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情怀,这样的人,才会激情四射又恬淡自然。看他满世界转得像陀螺,人们感受到的却是诗情画意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