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棵紫藤
顾定海
  顾定海

  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丁汝昌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紫藤,紫藤下有块浅灰色的铭牌告诉人们:这紫藤为丁汝昌亲手栽植。至今岁逾百年,仍枝繁叶茂,每年四五月间,花团锦簇,浓香弥漫,更添人们对提督的怀念之情。

  1895年甲午战争中,丁汝昌是北洋海军最高军事指挥者。他带领海军官兵坚守战略要地刘公岛,宁死不降,最终以身殉国。今年6月,我去刘公岛观瞻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距威海市1.5海里,甲午战争期间,这里是清政府北洋海军的基地。踏上这块面积3平方公里的小岛,迎面便是一个巨大的铁锚和桅杆雕塑,铁锚斑驳的锈迹上铸刻着四个年代,记录着刘公岛的历史:1888年北洋水师成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雕塑用打捞出的北洋舰残铁材料制成,一眼望去,很沉重、很沧桑。

  往东走几步,是刘公岛上的主体建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建筑顶端有一座15米高的北洋海军将领雕像,他手持望远镜昂首屹立,随风扬起的斗篷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据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在黄海战役中,民族英雄邓世昌与敌激战落水后,曾有三次逃生机会:第一次他的随从刘忠递给他救生圈,他不接。接着一艘中国鱼雷艇来施救,邓世昌不受。这时,他的爱犬游到身边,衔住他的手臂,被他推开。爱犬又衔住他的头发,邓世昌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随之沉没牺牲。

  打开刘公岛导游图,发现岛内的两条主干道名为丁公路和邓公路,这是后人以路的形式,让丁汝昌、邓世昌两个名字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乘坐游艇环绕刘公岛一周,行至西南向,讲解员指给我们看大名鼎鼎的“铁码头”,也就是当年北洋海军舰艇停泊之处,码头1891年竣工,甲午战争后,虽几经维修,但基本维持了原貌。

  傍晚时分,我们在刘公岛丁汝昌纪念馆徘徊观瞻,夕阳西下,柔和的光束照映着庭院里两棵百岁紫藤,升腾起一种时空的穿透感。纪念馆里那些泛着暗光的红木家具与古色古香的老瓶子中,有没有丁汝昌玄孙丁小明丁小龙捐出的文物呢?上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博物馆去丁汝昌家乡安徽征集文物,找到了丁家兄弟,当时他们生活很困难,但还是慷慨地捐出了红木八仙桌、卧床、石印盒等珍贵文物。他们说,身为丁家后人,应像祖辈一样,凡事国家为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不完美
《逍遥经》灯谜录隽
扫一扫
八骏图(铬铁画)
导演的情怀
女人的最美
多读书和善读书
摆脱压力
那棵紫藤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那棵紫藤 2018-08-16 2 2018年08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