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天衡
三代吉金彝器是经典,且是不可复制的经典。经典总是令人敬佩和追慕的。去古越远则越益向往。受宋代理学的勃兴及“格物致知”理念的影响,复古之风日炽,王黼所编《宣和博古图》即是例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其时对三代彝品的形制和图案更是一味地追慕。这种恋古复古之风,首先体现在铜制的礼器上,虽属仿制,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如今我们犹可见到不少宋时的复古礼器。这种仿制也偶见于金玉材质上,如此件海水龙纹双耳瓶,即是一例。宋时,由于西北至中原的玉材通道,被西夏、辽、金、蒙元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故玉材紧缺稀少,能制作如此高达十四厘米的玉瓶,尤为难得。考此瓶与清宫旧藏,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宋云龙纹炉(髙7.9厘米),材质、器形、纹饰、工艺皆如出一辙,故疑为彼时一套中物。此瓶原为香港藏家物,以己作的鸟虫篆印易得。以自刻的土产,换来上千年的完美古器,却如土豆换牛肉,总是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