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花朵朵钤拓工
海 青

■ 符海贤手拓印谱

  ◆ 海 青

  符海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制作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为响应文化部提倡的“非遗进教材”的号召,“国宝鲁庵印泥”与上海五四中学联手于2012年在校园内设立“鲁庵印泥传习工坊”。鲁庵印泥制作技艺是静安区首个国家级非遗,也是较早走入校园开设拓展课的。每周二下午的拓展课,符海贤都准时来到学校,向同学们讲授印泥的研习制作和印谱的钤拓。今年,为响应上海市文广局的“非遗在社区”项目,鲁庵印泥又携手行健职业学院,作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行健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此次联手合作将动员更多的高职大专生投身非遗项目的传承之中。

  符海贤谈起自己年少时受父亲符骥良的引领并走上钤拓之路的经历。印坛耆宿符骥良精于书法、篆刻,同时还精于钤拓,是个钤拓高手,亲手钤拓的印谱多达一千余部,可谓又快又好,很少失手。在父亲的指导下,符海贤开始初显身手,协助父亲钤拓印谱,父亲对他的评价是,心灵手巧。父亲去世后,他花了近十年时间整理父亲遗留下来的资料,潜心研习钤拓技艺。

  2015年,在上海文史研究馆邀请下,符海贤完成了六十部《中国历代文荟印集选编》,此印谱收录的作品有钱君匋、符骥良、高式熊、韩天衡、吴承斌等名家,可谓群星荟萃,阵容强大。这六十部精拓的文荟印谱,被文史馆用作高层次的文化交流。篆刻与书画相比,有个特征,即书画创作是一次性过程,而篆刻创作是二次性过程。书画家一挥而就,欣赏的成品就是笔下的纸。篆刻家刻完一方章后,欣赏的对象并非刀下之石,而是钤在纸上的印花。印拓的效果是篆刻创作的终极目标。钤印技巧的好坏,对作品产生直接影响。符海贤长期协助父亲工作,几十年下来,深谙钤拓技艺的个中三昧,对他来说,既有家庭熏陶的情结,亦有文化情怀的担当,孜孜不倦至今。讲到拓边款心得,他言:“早十秒不行,晚十秒也不行”。此语前人所未道,由他一语道出,盖非长年沉浸其中,恐不能体会此中难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雅加达之光
   第A19版:雅加达之光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字坚如铸 正气永护
宋海水龙纹双耳玉瓶
沈逸千笔墨随时代
印花朵朵钤拓工
丰收节前话“丰”字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A23印花朵朵钤拓工 2018-08-21 2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