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艺动天下的总经理许霈霖透露,没想到在几乎没有团体购票的情况下,靠观众一张张买也能在三周内售罄:“这让我们看到了上海市民对久违的独脚戏的热情向往。”截至记者发稿,《石库门的笑声》首轮演出7场已全部售罄。据悉,该项目第二轮演出将移师中国大戏院于11月9日-15日上演。9月1日正式对外售票。为保证演出现场效果,该剧不对外录像,不电视转播,不单独外演。
闭门排练
听说这对加起来130岁的金牌搭档正在沈荣海的家里闭门排练,记者特地前往探班,门尚未叩开,就听里面传来“吵相骂”的声响,细听原来是两条亮嗓在对台词。原来,为方便排练,毛猛达特地把家搬回了沈荣海的对面,两人又做回老邻居,不仅如此,除了睡觉时间,两人几乎形影不离,而能在擅长买汏烧的沈荣海家“搭伙”,毛猛达不但气色红润许多,就连多年因烟酒熬出的“烟熏嗓”也恢复了些许清亮。
老搭档重聚首,为的是《石库门的笑声》,也为唤醒上海观众对独脚戏的“独家记忆”。这台独脚戏以上海改革开放40年为契机,全面展现上海从硬件到软件、从金融贸易到文化生活的变化。在毛猛达和沈荣海看来,改革开放40年,听起来是个很宏大的题目,但细细体味,40年里近15000个日夜,都是上海人最平凡也最闪亮的日子,“40年来记录的是这个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也是爱‘过日脚’、会‘过日脚’的上海人日积月累的生活智慧。”
遭遇车祸
为了能以最佳状态面对观众,毛猛达和沈荣海已经闭关整整两个月。三周前的一个早上,沈荣海照常骑着小电驴去菜场买菜,开在路上,还在回想前一晚和毛猛达对词时“灵光一闪”抖出的包袱,完全没有注意后面一辆小轿车加速靠近,只听“哐当”一声,沈荣海连人带车被撂在地上。车主惊慌失措将其送往医院,沈荣海整整昏迷了两个小时才醒来,恢复意识后头一个念头就是:“哎呀,不知道脑子有没有摔坏,不会影响演出吧。”在核磁共振检查时,躺在核磁共振舱里,沈荣海强作镇定地将之前的台词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背完出舱,面带微笑:“只要还记得台词,我就笃定了,脑子肯定没撞坏。”
这台借助脱口秀的外包装,裹着传统独脚戏内核的《石库门的笑声》,由七个全新原创独脚戏组成,它们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又相互独立,形成“魔方”式的有机组合。不论从哪个节点穿插进来听,都能自然融入、无缝衔接。当然,演出还会根据每日新闻即时创作“滑稽说热点”,结合新鲜热辣的信息和众人瞩目的焦点来分析、评判,发挥滑稽戏灵活机动、应变快的特点,发扬滑稽戏针砭时弊、鞭挞丑恶现象的功能,彰显社会正能量。本报记者 朱渊
记者手记
虽可卖老脸
更愿拼实力
看毛猛达和沈荣海“抬杠”是件“扎劲”的事,这对加起来130岁的老搭档,面对曲艺大环境的不景气,也曾在嘴上比拼“退休后要怎样潇洒走一回”,但事实上一直在期待一次机会,为热爱的独脚戏扬眉吐气。用毛猛达的话来说:“在圈子里混了半辈子,到这把年纪,就算卖这张老脸,也还是有人捧场的。”但心底里,他们更愿意“卖艺”,将身上那点自老一辈艺术家处继承的“说噱做唱”尽情展现,让被电视里的罐头笑声喂大的新一代见识下传统曲艺的魅力。
为了这台演出,两人潜心排练快两个月,大家吃住起居一处,挤出更多时间“搭戏”“对词”。在上海打响文化品牌的路上,作为传统曲艺独脚戏的传人,他们不愿意毕生为之奋斗的艺术“缺席”,也希望他们“退而不休”的努力,能激起更多年轻同行们拼搏的雄心。毕竟,传统曲艺还得靠一代代接力,才能传承得久久远远。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