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版“管弦乐队指南”昨晚亮相~~~
中国版“管弦乐队指南”昨晚亮相~~~
中国版“管弦乐队指南”昨晚亮相~~~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版“管弦乐队指南”昨晚亮相
循着“茉莉花”认清每个声部
朱渊
  昨晚,上海爱乐乐团2018—2019乐季开幕音乐会由指挥家张艺执棒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作曲家于京君受上海爱乐的委约、为中国青少年度身定做的《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首度亮相,短短17分钟的乐曲,反复回荡在耳边的不仅有《茉莉花》的曲调,还有《凤阳花鼓》《采茶扑蝶》等中国民间音乐的身影,别致悦耳之余也能感受到中国音乐家们的匠心。

  本杰明·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最初是受英国教育部的委托,为一部向孩子们介绍管弦乐器的科教纪录片所谱写。他以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的一段曲调为主题,创作了一组表现不同乐器特点的变奏曲和一段赋格。

  “指南”被编排为一种特别的作品结构,充分展示管弦乐队每个部分的音色和表现力。活泼轻快的主题选择普赛尔的戏剧音乐《摩尔人的复仇》,开始先有全体乐队演奏,然后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分别登场,最后全体乐队合奏完成主题。而接下来的13个变奏曲,让短笛与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乐器逐一亮相,单独表现他们各自的音乐特色和风格,最后再将他们合成一首赋格,按照变奏中介绍的顺序逐段切入,重新集合迈向主旋律,雄壮辉煌地结束。

  而昨晚,观众听到的中国版“指南”,全称为《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国版-茉莉花主题变奏与赋格》,巧妙地在原有的结构上,将主题音乐替换成家喻户晓的民歌《茉莉花》。最初萌生要打造中国版“指南”是指挥家张艺,他说:“我就想,这样实用的交响乐普及乐曲,为什么不能加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元素,为中国青少年带来一次中西结合的交响乐启蒙呢?”而于京君的想法更进一步:“我希望让中国的青少年认识交响乐的同时,也能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

  事实上,中国版“指南”一诞生,就接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预订”,上海爱乐乐团常务副团长孙红透露,乐团现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多份合作意向,希望能演出《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我们期待能有越来越多中国青少年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交响乐、爱上交响乐,同时也希望这部作品的走出去,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爱乐乐团在新乐季开幕音乐会还将挥师北上,8月30日在国家大剧院奏响《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雅加达之光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车祸昏迷两小时醒来先想背台词
循着“茉莉花”认清每个声部
“故宫十老”后继有人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5循着“茉莉花”认清每个声部 2018-08-28 2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