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将首推“青评果指数”为创作作参考
~~~将首推“青评果指数”为创作作参考
~~~将首推“青评果指数”为创作作参考
~~~将首推“青评果指数”为创作作参考
     
2018年10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观剧团全面升级
将首推“青评果指数”为创作作参考
吴旭颖
学生在展板前挑选剧目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观剧团学生在听导师讲课
  去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学生观剧团艺术教育活动首次亮相,上百名在校学生参与观摩、评论艺术节中的高水平演出,获得了好评。又是一年金秋十月,昨天下午,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学生观剧团在上海设计中心正式启动。这一回,学生观剧团全面升级——规模更大,演出更多,活动也更专业。

  剧目全覆盖

  自今年6月起,观剧团便面向上海各大高校、高中进行招募,更在开学季走入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校进行特别宣讲。今年的观剧团共吸引了800余名同学的报名,经过遴选,最终来自23所高校的228名大学生以及来自12所高中的90名高中生入选。相比去年的第一届观剧团,今年的成员增加了超过两成,所在学校的覆盖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令人期待的是,在去年组织观摩大部分演出并收效良好的基础上,本次观剧团为学生成员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观演资源,首次覆盖到了艺术节舞台演出板块的所有剧目,活动期间将组织共计58场演出的观摩活动。

  重量级导师

  除了在成员和节目数量上升级,活动质量上也一同提升。为了加深学生观众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今年的观剧团着重开展了不少艺术培训、导赏沙龙类的教育活动。观剧团分为戏剧戏曲、音乐、舞蹈、文艺评论四个团队,各自配备了强大的导师阵容。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导演熊源伟,著名编剧喻荣军,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王勇,上海爱乐乐团驻团青年作曲家龚天鹏,上海歌舞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员朱洁静等都将陪伴观剧团成员一同度过这场艺术的盛会,帮助他们解决艺术专业上的疑惑,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启动仪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就为所有的观剧团成员们上了第一课。她从戏剧的几个要素讲起,为学生们介绍撰写剧评需要的知识和方法。不少第一次参加的学生都听得聚精会神,表示受益匪浅:“我们中还有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之前还真不太清楚看完演出到底该怎么分析它的优缺点,如何撰写专业性的评论。”培训以外,观剧团还会在演出同期举办观剧沙龙等交流活动,让成员之间及时交流心得,也让专业导师随时随地能为学生们提供参考意见。

  “青评果指数”

  作为一个艺术教育板块的活动,学生观剧团不仅要利用艺术节的资源,提高上海在校学生们的艺术素养,还会让学生观众们也“反哺”艺术作品的创作。

  11月底,在观剧团的颁奖典礼上,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首次发布参演剧目的“青评果指数”。这个指数以团内300多位学生观众的评分和评论作为依据,统计得出观剧团员们对各台艺术节节目的推荐指数,以此选出年轻群体眼中的“最佳节目”。“青评果指数”将展现青年学生群体中对高雅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品位偏好,这不仅能反映学生们的艺术水平,也将给针对年轻观众创作的艺术作品提供导向性的建议。

  通过更具专业性的培训和活动设置,学生观剧团的年轻观众们将与艺术节共同成长,在观剧团的平台上更接近艺术、更爱艺术、也更懂艺术。青春的艺术力量来袭,诚如今年学生观剧团的口号——“年方二十,艺往无前”。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印象/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学生观剧团全面升级
国庆长假艺术味道浓
地铁速写展现生活百态
百万英镑开个艺术玩笑?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4学生观剧团全面升级 2018-10-08 2 2018年10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