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旅游出行,愈文明愈尽兴
纪玉
  纪玉

  故宫御花园池塘,矿泉水瓶、雪糕棍在水面漂浮着,而不到五米之外就有垃圾桶;陕西靖边的丹霞地貌景区,被游客留下刻痕的岩石,据说600年也恢复不了原貌;每天在黄山悬崖下捡拾垃圾的放绳工带给人们感动,游客乱丢垃圾的行为则令人气愤……国庆假期,文明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但仍有少数人“为所欲为”,实在“辣眼睛”。

  文明旅游的程度,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也折射出社会的文明水平。应该说,在多年的大力倡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自己在旅游时的举止。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文化风俗,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旅游“行为准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遵循,旅游资源的使用因而更可持续,游客也得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地和游客实现了“双赢”。

  提升文明旅游的程度,游客自觉、景区引导、多方合作,都少不了。文明旅游需要久久为功,指望一蹴而就并不现实,从多年倡导的效果,也能看出持之以恒的力量。不过,柔性倡导之外,更有刚性的制度约束,仍有加强的必要。有些不文明行为,是“不懂”或缺乏引导造成,通过柔性措施能够减少、消除;有些则是明知故犯,甚至带有明显恶意,就要通过加大处罚力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应有代价,来扩大警示效果,让“任性”者有所忌惮。比如破坏丹霞地貌的行为屡禁不止,恐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破坏行为往往没有处罚,景区工作人员除了劝说,似乎就没有更有效的应对了。珍贵地貌一经破坏就难以复原,需要更大的保护力度,现有的管理水平看来并没有跟上。就像此前的“高铁霸座”事件一样,及时、有力的处理和处罚,是遏止不文明行为的必要手段。

  文明旅游,已是社会的共识,要让更多人成为实践者,除了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旅游“黑名单”等制度仍需持续完善,以发挥更大作用。旅游出行,愈文明,愈尽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印象/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一纸劳动合同写下改革先声
常去村民处坐坐 他们家的狗都不叫了
旅游出行,愈文明愈尽兴
新民晚报要闻A02旅游出行,愈文明愈尽兴 2018-10-08 2 2018年10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