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壶人蒋耀洲,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葛军的高徒,一心攻研传统紫砂工艺。在他的工作室我看到了一把清莲壶(见图):整个壶乃一朵含苞待放的清莲,花房半弄,亭亭玉立,壶嘴与壶柄均用莲梗,优美的曲线,贯通了壶身的气息,凸显了流畅的气韵。他以成熟的莲蓬作壶纽,以示团结和谐和生命的再现。壶面是工笔画的荷莲,淡绿的荷叶,宽容大度,充满着生机;芳心卷舒的白莲花,柔和高雅,似在发出淡淡的清香,还有心连着心的莲蓬,和不蔓不枝的莲梗……
这些画面在纸上得来,应该说不难,而在壶面上求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确实花了蒋耀洲的一番心思:首先是原料,彩绘工艺是绝不能用化工原料替代的,它必须用原矿,也就是说用紫砂五色泥的老矿,将其磨成浆粉。其次是烧制,壶泥和彩绘泥是不一样的料,烧制的温度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至于两者调节成高度的一致,这些有科技含量的活儿,我也不便多问,但整个壶面的肌理效果确是很佳,看似平面,却有浮雕之味;看似简单,又有竹刻中薄翼雕的美感。清莲壶古雅大方,颇有廉洁奉公,谦卑自守的大家风度。
蒋耀洲的作品很多,有生命力极强的《云雀》、有鉴真和尚乘风破浪的《东渡》,有入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印象中国宜兴紫砂展”中的《石瓢三君子》……但我更佩服他的是他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奉献给当地的残疾兄弟,他带领着几十位身残志坚的弟子,静心定神地创研紫砂艺术品。他说:“能给残疾兄弟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在壶的乾坤中展现自己的美丽,是我的愿望。”这一点,我在工场间内,感受到了。我以为人间的真善美,在蒋耀洲处得到了升华,这才是真正的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