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听课校长”为何能创造“奇迹”
陆梓华
  一个只有几座破旧教学楼的校园,一支人心不稳的师资队伍,谁会想到,一所这样的学校在短短几年后,变成了全上海排得上号的知名中学,名校之路也由此起步,并延续至今。

  这个奇迹,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市大同中学,创造奇迹的便是上海基础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大同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的王季娴。日前,人民教育家王季娴办学思想座谈会在沪召开。

  把学生引到操场去

  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周继光是王季娴的学生。他告诉记者,王季娴曾经提出“要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们也十分认同王季娴的这个主张,上课不拖堂,下课后千方百计把学生们引出教室到大操场活动。

  当年的大同中学有40余个课外兴趣小组。从清晨到天黑,都是龙腾虎跃的热闹景象,这边师生在长跑,那边又有学生在跳高、跳远。足球场天天满场,学生们要踢到天黑球找不着了才回家。后来发展到每班有班队,各年级有年级队,足球场挤不下,大家就涌向篮球场、排球场……

  “学生的潜力要靠教师去挖掘,特别是调皮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想教的教师。”这是王季娴经常对同事们说的话。当时曾有个学生,因为在别的学校打架斗殴,转学至大同中学。学校不是寄宿学校,特地给他腾出一间宿舍;他成绩极差,学校就专门派优秀教师和团员帮他补习。他喜欢体操,学校就为他辟出体操室训练。他会拳击,学校就买来拳击手套、沙袋,让他一边练习一边做教练。学校拳击队参加比赛时,他竟然得了个全国最轻量级冠军,登上了杂志封面。这个学生还会演戏,学校就在自编自导的小话剧中让他当演员,巧的是,被来大同中学体验学校足球生活的上影厂导演看中,在《两个小足球队员》中扮演主角之一。渐渐地,这个男生变得好学上进,令所有人都惊喜不已。

  爱听教师随堂课

  大同的老教师们,都亲切地称王季娴为“听课校长”,因为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们也渐渐习惯了校长不打招呼就推门听课的做法。听完后,她会给任课教师一一评课,好、坏和建议一针见血,再三强调教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让教师们获益匪浅。她身体力行地保护教师、善待教师,极大提高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把昔日被人称为“杂牌军”的大同中学师资队伍造就成为一支爱岗敬业的“王牌军”。

  王季娴出生于山东诸城,诸城市教育局局长李熙良透露,在今年纪念王季娴百岁诞辰之际,诸城市将在即将启用的繁华中学新校区设立“王季娴校长纪念馆”,成立“王季娴办学思想硏究中心”,并在王校长的娘家相州三村设立季娴小学,在王校长的婆家郭新庄设立季娴中学,把这位人民教育家“心中有党、目中有人、善待教师、关爱学生”的教育思想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专题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ZF01版:中缝2-23
“听课校长”为何能创造“奇迹”
秋高气爽赏野花
九月CPI同比增长2.5%
全球金融格局出现七大变化
管理层稳定市场信号集中释放
上海市癫痫病患者关爱项目启动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9“听课校长”为何能创造“奇迹” 2018-10-16 2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