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秘符》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委约中国音协主席叶小纲作曲,陈钦智任文学策划,由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沈洋、石倚洁、周正中、韩蓬、刘珅、宋元明、朱慧玲联袂演出。全曲共分“序”、“开天”、“触山”、“补天”、“后羿与嫦娥”、“娥皇与女英”、“治水”七个乐章,通过大家熟知的创世神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浪漫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以及其中所传递的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民族精神。
创作《创世秘符》给予叶小纲重新探索古老文明起源的机会,动笔前,他将《山海经》《淮南子》《天问》等古老经卷逐一翻阅,他说:“《山海经》就是人类的第七灵感,是人类诠释未解世界的一个尝试。”
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叶小纲,自诩为五零六零后上海作曲家代表,他的作品中总是不自觉地带出他对这方故土的深情,此次创作也融入了不少“上海味道”。“共工”所唱之旋律就有源自上海浦东民歌“东乡调”的影子,而“女娲”的柔情似水的杭州调里也能听到江南风情。
要精准演绎江南风情、上海调调,自然也要熟悉这方水土人情的歌唱家。此次《创世秘符》排出的阵容,依旧是叶小纲的“御用班底”,沈洋、石倚洁、周正中、韩蓬、刘珅、宋元明、朱慧玲等一个不少,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是上海人,有的则毕业于上音并在上海成家立业,都和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叶小纲说:“因为我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带着上海味道,不熟悉上海的歌唱家很难唱好,而他们和我常年合作,那种默契促进了创作,提升了品质。”
文化自信的树立离不开坚实的文化基底,加深对文化精神源头的索求,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在叶小纲看来,创作神话主题的作品,本身也是对伟大文明的探索:“《创世秘符》的创作,就是将人们最熟悉的神话故事从文字转变为充满想象力的音符,以艺术传递中华风骨,使观众再一次关注到民族精神的本源和‘初心’。”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