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防水?抗水?苹果别玩文字游戏
纪 玉
  纪玉

  “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近期,多名购买了iPhone XS Max、iPhone X的消费者,估计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虽然苹果公司在广告宣传中声称“在水下停留时间最长可达30分钟”,但他们的手机却进水损坏了,必须自担维修费,或加4000多元换新机。

  在iPhone XS的官网页面上,是这样描述的:“防溅抗水,水准再提升……铸造了防水性能更高的机身,在最深2米的水下最长可停留30分钟。”这段话怎么理解?恐怕很多消费者会认为,这款手机具有非常强的防水功能。iPhone X也有类似描述,只是“2米”降为“1米”。但在媒体报道中,有消费者称自己用清水冲洗了一下手机,或是手机不慎落水后马上拿出,手机就坏了。

  对此,苹果客服说,手机并不防水而是抗水,只能防溅水。而在官网的那段描述最后,还有个小小的、很容易错过的“2”,点击一下,页面会跳到最下方,以小而淡、非常考验眼力的文字“补充说明”,广告语中描述的抗水效果是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出来的。

  消费者觉得跟说好的不一样,客服却告诉你“我们不是这么说的”。防水、抗水,到底有什么区别?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信息不对称之下,一字之差,苹果玩起了文字游戏。消费者若以广告宣传为依据维权,企业就化身“语言专家”,跟你咬文嚼字一番。连看似“精确”的数据,也不完全作数,因为有“受控实验室条件”这个前提。至于具体是什么条件,消费者在使用中有没有可能达到?不好意思,不告诉你。

  《广告法》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苹果的广告语非常“聪明”,没说手机防水,却让很多消费者误以为“防水”。类似招数,在消费领域并不鲜见。但这种“聪明”,不仅涉嫌违法,也在损耗企业自身的信誉。今后,任你说得花好稻好,相信的人会越来越少。

  在强势的企业面前,大多数消费者恐怕只能“吃一堑,长一智”,往后默默地“用脚投票”。工商部门、消保委等应有所行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天下艺家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 /新民环球
   第ZF01版:中缝2-23
首家肯德基落沪引领上海快餐业
解放战争纪念馆开馆
防水?抗水?苹果别玩文字游戏
5号线本周六启用新运行图
新民晚报要闻A06防水?抗水?苹果别玩文字游戏 2018-10-18 2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