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把钢调羹
叶良骏
  叶良骏

  娘不是我的亲娘,她是抱大我们两代人的窠娘(宁波人对侍候产妇的娘姨之称),但她确是我至亲至爱的母亲。每当想起她,我的眼里就会热热的湿湿的。

  娘直到90多岁,身体一直很好,还能每天外出闲逛。她到老每顿饭都自己吃,一小碗饭,菜不论,除了牛肉,她什么都吃。从我记事起,她就没什么牙,到后来,一颗牙都没了。她吃东西是用牙床磨,除了炒豆子,她什么都能吃,从没有消化不良的现象。

  她是我们家的总管,也是厨娘。从小吃惯了她烧的菜,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家乡菜。她烧的菜是原汁原味的宁波风味,咸、鲜、香,还有个特点,她不煮汤,无论多美味的质材,多么适合入汤,她都不屑一顾。即使是红烧鱼、肉,烧好后都是干的,没有汁水,用娘的话说,是味道全进去了,特别好吃。在我家饭桌上,不大出现调羹,因为无汤可舀。后来娘烧不动了,由妈烧,水平与娘没法比,但有一样她学到了,就是不煮汤,饭桌上同样没有匙。娘不挑食,不记得她有特别爱吃或不爱吃的东西。我们工作后,会买绿豆糕、桔红糕、香蕉等零食,她都爱吃,就是不喜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连开水也不喝。

  我们吃什么她吃什么,从不提要求。烧得好坏,她也不评论。有时会悄悄地抱怨:“贼骨淡(太淡),味道也呒没”。或者说:“节末盐碰(今天盐罐)倒翻咧。”但只对我说,不会对别人说一句,是个识相人。桌上偶尔有汤,不管有多鲜美,她都不碰,所以她从不用调羹,匙对她没用处。

  一直到送她进福利院,院里坚持说老人吃饭要用匙,我才特地买了这把调羹送去。在那里一年多,她起先是自己吃饭,后来摔跤卧床了,才由服务员喂。我去看她时,喂过几次。笨手笨脚的我不会侍候人,总是把饭喂在嘴外,弄得她脸上枕头上一片狼藉。服务员嫌收拾太烦,总是不让我喂,娘却从不说我,笑着要我喂下去。看惯了我从小不会做事,能这样喂她吃饭,对她来说,一定已是心满意足了。

  因为忙,路又远,我去看她的次数不很多,每次去,娘就笑着说:“侬来了,节末(今天)我心花朵朵开了。”知道哪天我会去,再晚她都不吃饭,要等我去了喂。终于,我能熟练地喂她吃饭了,但很快我就没有机会了。她去世时,因是高龄无疾而终,俗称“喜丧”。她的遗物被一抢而空,说是“借寿”,只剩下这把匙落在床下没被人拿走。

  我把它拿回家,从不忍面对。今天拿出来仔细看,匙是不锈钢的,短短的、小小的。三十多年了,依然闪着莹莹的光。翻来覆去地看,匙背面有一块黄斑,正面有一圈黑点,数了又数,有大小不一的七个。调羹很小很轻,我拿在手里却沉甸甸的;匙很冷很硬,我贴在脸上却暖暖的柔柔的。这上面留着娘的牵念,写满她的盼望,盼望我去看她,盼望我去喂饭,盼望我坐在她身边,被她骂:“笨贼佬!咋会介笨!”

  真想再喂娘吃顿饭,一定不嫌路远,也一定不再说忙。一定慢慢地小心地喂,一粒饭也不掉,一片菜也不落……可是,拿着这把钢调羮,天地茫茫,娘啊娘,您在哪里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3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4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一把钢调羹
风 筝
星轨和牌坊(摄影)
如何善良
“邂逅”交警
两棵香蕉树
莼菜情结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6一把钢调羹 2018-11-10 2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