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跨界/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故宫原创话剧讲述文物南迁往事
~~~故宫原创话剧讲述文物南迁往事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庭前海棠香迁后春意浓
故宫原创话剧讲述文物南迁往事
徐翌晟 徐佳和
■ 故宫文物南迁后,同仁合影留念 图 TP
■ 《海棠依旧》剧照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均为记者 胡晓芒 摄
■ 《海棠依旧》剧照
  耗时16年的故宫文物南迁之旅,在战火中保留下了属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结晶,延续至今的是保护国宝的坚定与担当。昨晚,由故宫博物院原创的话剧《海棠依旧》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可贵的是,这部波澜曲折的故宫动荡史,从主创到演员,全部来自故宫博物院各个岗位的一线职工。

  历史上,上海正是这场文物南迁之途首个目的地。故宫方面表示,距剧场不远处,便是当年位于法租界亚尔培路的故宫驻沪办事处,此番来到上海演出,于故宫人而言,更像一场“省亲”。他们期待在这片前辈驻足过的土地上,以故事还原史实,怀着敬畏的心去复苏这段“被遗忘、被忽略,却延续了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

  老故宫人

  时代与个人命运的碰撞

  1933年,为防止故宫文物在战火中损毁,故宫人顶着舆论压力,将万余箱文物迁移出北平。在这条困难重重的险途上,他们离炸弹很近,离死亡也很近,护宝者们经历生离死别,辗转上万里、守护万余箱文物完璧归赵,创造出了被誉为“人类精神文明史奇迹”的壮举。

  《海棠依旧》聚焦于80年前的故宫人,从故纸堆的资料中抽丝剥茧,将他们还原于舞台上。近两小时的《海棠依旧》三幕戏,分别选取了1933年南迁起运前夕、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以及1948年首批古物迁台三个重要的节点,展现了文物南迁历程中护宝人顾紫宸一家的三次选择和诀别。剧中,一路守护国宝、随文物颠沛流离的顾紫宸给妻子、父母和儿子寄去三封家书,对象有别,却都是离别之语。编剧王戈表示,三封家书对应了杜甫笔下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恰是暗夜中这些文明火种守护者不得不面对的命运,是一种时代与个人的碰撞,使命与宿命的缠裹。

  剧终,大银幕上一幅幅影像从黑暗中显现出来——1947年春,经过抗战洗礼,完成使命的故宫同仁带着家属聚首重庆组织了一次修禊雅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重生的喜悦,然而有些人却终其一生都没能回家。

  新故宫人

  非专业演员的专业情感

  《海棠依旧》的编剧王戈是故宫展览部副主任,男女主角分别在故宫保卫处和宣教科工作,其他演员中有修复青铜器的、有负责修缮古建筑的、有故宫医务室的、有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还有从事杂志编辑出版工作的。对于外人而言,文华殿、宝蕴楼是符号般的存在,而对于这些居于斯守于斯的年轻故宫人,却是朝夕相处之处,“择一事而终一生”,这让他们有着专业演员无法体会的情感,没有人比他们更“专业”。

  来到上海,这些故宫人指着剧中的道具说,箱子上面的“寓”字便来自“沪上寓公”几字,这是故宫人给南迁文物的编号。

  文华殿前盛开的海棠花,是故宫最美丽的生命意象。王戈回忆起文物南迁总负责人、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笔下的诗:“尤闻侦骑密,未许寄书频。记取海棠发,同看北国春。”他说,这首诗马衡院长写于南迁途中,记述着老一代故宫人最真实的悲欢,只是生离死别时,他们仍有信仰,那些古物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便是他们的寄托,文华殿前的海棠花,便是故宫人最好的慰藉和念想。

  当《海棠依旧》在文物南迁的起点之一故宫宝蕴楼进行实景演出时,王戈发现,“海棠花每年只在5月开放,9月里演出之际,我却发现,有一朵花静悄悄地盛开了,仿佛是老一辈故宫人的佑护与鼓励。”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故宫人与前辈一样,倾其一生完成对文物国宝的长情告白。本报记者 徐翌晟

  马上评

  文创“动”起来

  以故宫人用故宫文物演故宫戏,是“文化创举”,也是“文化创意新产业”。话剧《海棠依旧》让文创“动”起来。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座宫殿建筑群,收藏着丰富的中国文物,开发的文创又屡屡引发热潮,从卖萌灵动的“故宫淘宝”、一场初雪让“每日故宫”美得全国都为之感叹,以及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同名电影,让那些即使不曾实地参观过故宫的人们,也对其中的国宝以及引发的话题,有所了解。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过,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所有事都是围绕人展开的。要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说好人的故事”。《海棠依旧》撼动人心,依靠的就是一个个历史上有据可循的故宫人的家国情怀,就像是历史深处抛出的一根根绳索,也许并不是五光十色的华美锦缎,却能够将人们从不同的环境中彼此拉近,可碰可触。如果说历史是文创产品取之不尽的源泉,那么人类共通的情感,才是那最耀眼的灵光一闪。     

  徐佳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共享进博会
   第A03版:共享进博会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7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广告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2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味道
庭前海棠香迁后春意浓
讲的是身边事 说的是心里话
新民晚报跨界/文体汇A12庭前海棠香迁后春意浓 2018-11-11 2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