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建立欧洲联军是包括马克龙在内一些欧洲人希望重振欧盟雄风的重要一步,也是对特朗普治下美国这把“保护伞”的信任丧失,但是要矛盾重重的20多个欧盟成员国齐心协力共建欧洲联军,目前看来只能是黄粱一梦。
一梦68年
马克龙近日在一战结束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高调称,鉴于特朗普上台后的种种言论,特别是近期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欧洲应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而途径就是“建立欧洲联军”。
马克龙的欧洲联军梦并非“原创”:二战后“铁幕”下的欧洲,东西德分裂,为了防范苏联同时钳制西德,时任法国总理普利文提出建立“欧洲联军”。但因为美国的插手和对西德的不信任,这个方案最终被法国人自己否定了,耗时仅四年。
之后的数十年里,尽管欧洲国家曾多次尝试在欧盟框架内建立防务一体化,但是由于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英国的插手,加上成员国的各自考量,欧洲联军始终停留在白日梦的阶段。
美梦难圆
去年年末,这个梦似乎有了复苏迹象:欧盟25国缔结永久结构性合作公约,约定欧盟国家自愿参与防务合作项目,这似乎让欧洲联军有了实现的政治基础;而美国近期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更是让马克龙找到了重温旧梦的动力。
但现实毕竟残酷,欧洲联军无法实现的阻力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日益增多: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历史裂痕始终未能完全修复;难民配额问题使欧盟新老成员国本就存在的矛盾日益加深;经济发展的东西不平衡在世界经济疲软的当下愈发凸显……如今,随着默克尔即将下台,德国政局势必面临动荡,而法国经济增长势头“哑火”,德法轴心转不动,欧洲一体化能否持续都成了问题,更别提建立欧洲联军这么“烧钱”的建议了。
而在外部,与美国捆绑这么多年,欧盟各国想要一下子“心理断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一旦欧洲联军成型,北约就将失去作用,在欧洲的存在感急剧降低的美国会容许这种情况发生吗?“也许欧洲应该首先支付它在北约的军费,美国可是给了很大的补贴呢!”特朗普9日在社交媒体上毫不留情地讽刺马克龙。
梦该醒了
今年是一战结束百年,明年又逢二战爆发80周年。作为两场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欧洲人更应该认识到,想要拥有和平与繁荣,靠的并不是军事力量。如今欧洲各国面临的更多是经济发展停滞、民粹主义抬头、社会裂痕加深等内忧,而非一些领导人臆想的“来自东方的威胁”。
因此,与其继续做着欧洲联军的黄粱梦,不如以史为鉴,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安全关切,加强全球合作以消弭民粹主义。毕竟,比起重塑欧洲雄风,在重建国际新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难道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本报记者 齐旭 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