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超,是特殊的一季。特殊在哪?有了新的冠军。
为这个冠军,中超苦等八载。并不是其他球队不想当冠军,可恒大霸着王座,他那副“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任谁都奈何不了。但如今,卧薪尝胆6年,上港终于“干掉”恒大。
有人评论:上港崛起,中超不再一家恒大。也有人提醒:恒大还会回来,现在论王者更替,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上港压倒恒大,让2018年的中超,拥有不同以往的历史意义。
这个意义,基于上港的成功模式并非拷贝恒大。恒大依靠财力囤积国脚,争冠的门槛被畸形垫高。人才的不平衡流动,造成竞争的失衡。上港另辟新径,依靠武磊等一批根宝基地出产球员的整体成熟,淬炼抗衡恒大的底蕴。“不做国脚的搬运工,做国脚的生产者”,上港的自我造血,绘出中超的另一片天空。
这个意义,在于足球背后城市体育文化的浸染。这里就要提到上海在职业足球发展上的顶层设计和完善布局。信奉专业人干专业事的职业信条,施行政府购买优质社会服务的市场化操作,推进以根宝基地为首的精英化青训,铺就上海职业足球的人才基石。同时,通过国有企业、混合制企业运营俱乐部,探索职业足球的最优之路。从去年全运会足球项目“大四喜”,到如今上港带回中超首冠,海派足球的开放、引领和创新,一切水到渠成。
恒大的七年之痒,被上港挠了。希望,这不只是一个新冠军,更是一个新起点。上港模式,上海模式,能为未来的中超、中国足球,带来更多积极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