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2018年交易到昨天结束,今年A股市场的确表现很差,上证指数2018年下跌24.59%,为历史上第二大年跌幅,在今年全球主要股市中也是跌幅最大。虽然市场走势不佳,但今年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方面,下了大力气,随着基础打好,以及未来长线资金不断入市,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值得期待。
1 A股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上证指数昨天以2493.9点结束了2018年全年交易,这样,2018年跌幅达到24.59%,这是历史上第二大年跌幅。
上证指数历史上年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这一年上证指数年跌幅高达65.39%。除了这一次,上证指数年跌幅达到20%有三次,第一次是1994年,年跌幅为22.3%;第二次是2001年,年跌幅为20.62%;第三次是2011年,年跌幅21.68%。今年跌幅超过这三次,也就成为历史第二大年跌幅。
2018年上证指数以3314.03点开盘,没有想到的下跌持续了一年。1月份最高上摸3587.03点,这也是全年最高点,但此后大幅下跌,一季度下跌4.18%;二季度下跌10.14%;三季度收出十字星,微跌0.92%;四季度最低探至2449.2点,也是全年最低点,最终报收2493.9点,四季度下跌11.61%。这样,季度K线4连阴,加上2017年第四季度也是阴线,由此,上证指数季度K线5连阴。
上证指数历史上最长连续下跌纪录就是5个季度,第一次是2004年二季度到2005年二季度,第二次是2007年四季度至2008年四季度。今年是第三次季度K线5连阴。
深市跌幅更大。深证成指昨天报收7239.79点,2018年跌幅为34.42%,为历史上第三大年跌幅,季度K线同样是5连阴。中小板指数昨天报收4703.03点,年跌幅为37.75%,季度K线为历史上第一次5连阴。创业板指数昨天报收1250.53点,年跌幅28.65%,年K线已经3连阴。
个股更惨,2018年3200只A股下跌,下跌比例高达九成。其中,2000只股票跌幅超过30%,占比近六成;超过400只股票跌幅超过50%,也就是一成股票股价被腰斩。跌幅最大的中弘股份,跌幅高达88.66%。*ST保千、金亚科技、神雾环保、乐视网等10多只股票跌幅超过80%。
而且,今年并非第一年下跌,像创业板年K线已经3连阴,累计跌幅均非常大。上证指数从2015年最高点5178.19点至今年收盘,指数已经被腰斩;跌幅最大的创业板指数,从2015年最高点4037.96点至今年收盘,累计跌幅高达三分之二。
这样,持续下跌后股价均在低位,以周四收盘价计算,股价低于5元的低价股为970只,占全部A股27%。和历史上几个低位相比,今年低价股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
1995年底低价股(低于5元)为143只,占所有A股比例为52%;2005年底低价股数量为875只,占所有A股比例67%;2008年底低价股数量751只,占所有A股比例为48%;2013年低价股数量为375只,占所有A股比例为15%。今年底低价股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从比例上也高于2013年底,而当时上证指数的收盘位是2115.98点。同时,破净股票数量多达427只,也是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因此,从低价股、破净股票数量等来衡量,实际上大盘已经处于2000点区域,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2 打好基础 重新出发
从数据看,2018年A股市场的确是一个很糟糕的一年,但是,就像人们常引用的狄更斯《双城记》里的那句话: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就像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好和坏往往会转换,差的极点往往孕育着希望的开始。
2018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推出很多新举措,这些为未来资本市场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重大事件包括:
推出科创版并试点注册制。今年最大的举措就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版并试点注册制,本周证监确定2019年重点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
中国版CDR出炉。证监会6月份发布了《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存托凭证基本制度作出规范。意味着中国版CDR启动,将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存托凭证试点;同时,沪伦通也是采取存托凭证互挂方式实现两地市场互联互通。
回购细则落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对公司法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专项修改后,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回购实施细则征求意见,回购正在A股如火如荼展开。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新规发布。今年退市力度加大,11月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深交所随后宣布启动对长生生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退市,中弘股份成为首例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而退市的案例,上市公司有生有死的生态正在形成。
最严停复牌制度建立。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最严停牌规定,A股市场停牌股票由此大幅减少,任性停牌顽疾得到治理。
最严高送转规定发布。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这个最严新规为高送转念紧箍咒,2018年上市公司高送转势头得到遏制,大部分上市公司均理性分红,现金分红成为主流。
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4月份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瑞银、野村等多家外资机构提出申请,到年底,经证监会批准,瑞银成为首家外资控股的券商。同时,在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可买A股了。
A股正式“入摩”成功“入富”。2018年6月1日起,中国A股股票正式纳入MSCI指数;9月份,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全球指数体系,从2019年6月开始将A股纳入次级新兴市场。“入摩”、“入富”为A股带来长线资金,今年流入A股的外资规模为近年最高。
3 期盼明年迎来“复兴牛”
今年A股下跌幅度很大,由此也带来较高的投资价值。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今年10月19日提出关于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工作要求,指出: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12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会议认为,当前资本市场风险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已经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改革面临比较好的有利时机。
我们再从数据来看目前股市的价值。根据上交所公布的年度数据,1999年以来上海股市2013年底市盈率最低,平均市盈率为10.99倍,截至本周四,上海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2.44倍,这是历史第三低的数据,仅次于2013年底的10.99倍和2012年底的12.33倍。
再看深市,本周四深市平均市盈率为19.93倍,这是10年来最低的。其中,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13.96倍,和沪市比较接近,这是1996年以来最低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市盈率也大幅下降,周四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22.53倍,这是该板块2004年设立以来年底市盈率最低的一次,2017年底平均市盈率为42.41倍,今年市盈率下降了近一半。创业板周四平均市盈率为32.07倍,与2012年底32.01倍市盈率基本一样,为2009年创业板设立以来历史最低,与最高的2015年底109.01倍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二。
这些数据显示目前的A股的确处于历史底部,为未来上涨打下很好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市盈率跌至低位后都产生一波上涨行情,比如,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从2009年的105.38倍跌至2012年的32.01倍后,产生了一波上涨数倍的大行情,创业板指数2013年上涨83%,2014年上涨13%,2015年上涨84%。中小板指数平均市盈率跌至20多倍也大幅上涨,2008年底跌至24.97倍,中小板指数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上涨97%和21%;2012年底跌至25.42倍后,中小板指数2013年至2015年分别上涨18%、10%、54%。今年底中小板、创业板市盈率都降至历史最低,希望明年有好的表现。
上证指数不仅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而且季度K线5连阴,上证指数历史只有2次季度K线5连阴,随后都出现大涨行情。第一次是2005年,当时上证指数最低跌破1000点大关,但随后产生2006年和2007年大涨到6124点的大牛市。第二次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上证指数暴跌最低至1664.92点,随后2009年最高上涨到3478.01点,涨幅翻倍。今年出现第三次季度K线5连阴,我们不知道会不会出现6连阴,但希望上两次大涨行情重现。
股价低、市盈率低,这些其实为未来上涨创造了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首次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随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长线资金不断入市,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全可以期待。中信证券认为A股在2019年将迎来未来3-5年复兴牛的起点,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