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街坊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80余岁高龄。旧里房屋密度极大,三代人挤在十余平方米面积中蜗居的情况十分普遍。在旧改启动之初,居民流着眼泪对街道干部倾诉着他们的热盼,有的大龄人士说,之前带女朋友回家,刚走到弄堂口,女友就转过身“拜拜”了,也正因此,居民中的单身比例相当高。近年来,房屋更加老化,有条件的居民都搬走了,仍住在旧里的都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市民。
去年12月开始,126街坊启动旧改征收程序,坚持阳光透明,结果全公开。为化解矛盾、特别是较突出的安置款家庭内部分配矛盾,每天都有约20人次的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力量参与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等,推动征收顺利进行。
街坊里,一名残疾人本来心理价位很高,扬言不得到一套杨浦区的两室一厅,就要做钉子户。适逢他生病住院,工作人员多次拎着水果走访医院,最多的时候一天登门三次,详细解释征收政策公平透明,解开了他的心结。10天前,他终于在病床上签约同意,选择货币安置,并打算用安置款在本街道买一套约50㎡的两室户公房。
昨晚7时,“二次征询”签约率第一次张榜公布时,签约率为98.28%,尚余15户人家未签约。由于奖励政策截止到昨晚12时,逾时一分钟,安置款就要减少20万元,所以工作人员一直忙碌到深夜,确保能签约的一户也不漏。昨晚8时、9时、10时……签约数一直在不断上升。昨晚12时,签约率最终达到98.85%,874产(证)居民中,未签约的仅余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