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新作品将赴社区和学校演出
~~~新作品将赴社区和学校演出
~~~新作品将赴社区和学校演出
~~~新作品将赴社区和学校演出
~~~新作品将赴社区和学校演出
     
2019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1小时评弹
学习垃圾分类
新作品将赴社区和学校演出
朱渊
  用过的餐巾纸因沾有各类污迹,就算是纸张再利用价值也不高,属垃圾范畴;大棒骨、玉米核、坚果壳虽然出自厨房,但因“难腐蚀”归类于“其他垃圾”;反倒是残枝落叶和开败的鲜花倒算是“厨余垃圾”……上海评弹团目前正在创排全新作品《垃圾分类让城市更美好》,让新老听客在短短一小时内读懂垃圾分类。

  为方便到社区“移动”演出,这部全新的评弹作品严格控制在1小时内。对唱开篇《聚宝盆》、独唱开篇《科学分类要牢记》以及评话小段《模范妈妈》,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巧妙编织成脍炙人口的唱词和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弹弹唱唱、说说笑笑,帮助人们记忆和“消化”垃圾分类的常识。开篇小组唱《美好家园》发挥了旗袍评弹的优势,而短篇弹词《我们爱上海》则聚焦在上海工作学习的新上海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故事,两部作品通过唱出上海的城市魅力,唤起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从而将这份爱落实到“垃圾分类”的实质行动上。

  评弹相比其他剧种,创作社会热点反应灵敏、演出“移动性”强是最大优势。策划这台原创评弹的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坦言,评弹创作其实是能快速反映社会热点、贴近人民生活的。评弹除了擅长表现历史故事,同样也能“唱”出时代声音。

  全新打造的这部《垃圾分类让城市更美好》将在第一时间被送到社区、学校等地演出。相比别的剧种,评弹既不需要复杂的服装舞美,也无需道具随行,“轻装简行”的表演队伍特别适合深入一线演出。高博文说:“社区观众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们通常是家庭中承担家务活的主力,要改变他们传统的丢垃圾的习惯,让他们接受略为复杂的垃圾分类,评弹或许是个不错的切入口,唱出来更方便记忆。”而进入学校,则是能将垃圾分类的观念植根于孩子们的脑海中,“从娃娃抓起”才能确保垃圾分类成为这个城市的“习惯”。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上昆花开两朵 京港各表一枝
140岁上交即将奏响全城交响
扫一扫
国足大名单 为何姗姗来迟
听1小时评弹 学习垃圾分类
新民晚报文体汇A09听1小时评弹
学习垃圾分类
2019-03-16 2 2019年03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