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到社区“移动”演出,这部全新的评弹作品严格控制在1小时内。对唱开篇《聚宝盆》、独唱开篇《科学分类要牢记》以及评话小段《模范妈妈》,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巧妙编织成脍炙人口的唱词和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弹弹唱唱、说说笑笑,帮助人们记忆和“消化”垃圾分类的常识。开篇小组唱《美好家园》发挥了旗袍评弹的优势,而短篇弹词《我们爱上海》则聚焦在上海工作学习的新上海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故事,两部作品通过唱出上海的城市魅力,唤起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从而将这份爱落实到“垃圾分类”的实质行动上。
评弹相比其他剧种,创作社会热点反应灵敏、演出“移动性”强是最大优势。策划这台原创评弹的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坦言,评弹创作其实是能快速反映社会热点、贴近人民生活的。评弹除了擅长表现历史故事,同样也能“唱”出时代声音。
全新打造的这部《垃圾分类让城市更美好》将在第一时间被送到社区、学校等地演出。相比别的剧种,评弹既不需要复杂的服装舞美,也无需道具随行,“轻装简行”的表演队伍特别适合深入一线演出。高博文说:“社区观众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们通常是家庭中承担家务活的主力,要改变他们传统的丢垃圾的习惯,让他们接受略为复杂的垃圾分类,评弹或许是个不错的切入口,唱出来更方便记忆。”而进入学校,则是能将垃圾分类的观念植根于孩子们的脑海中,“从娃娃抓起”才能确保垃圾分类成为这个城市的“习惯”。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