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化”一词有启发
江 迅
  江 迅

  那天与“香港戏剧教父”毛俊辉聊天,谈到戏曲的现代化。他说,所谓“现代化”,就是让有传统价值的戏曲作品展现新面貌,让当下观众能接受,能理解,能欣赏,产生共鸣,或者称作一种“活化”的工作。

  去了刚落成的荃湾保育活化项目“南丰纱厂”,新旧交织的环境激发无限创想。纱厂外墙,是一幅几层楼高的巨幅纺织女工肖像黑白版画,这是一位葡萄牙艺术家的画作,成了纱厂新象征。边上一堵矮墙的彩色壁画,是另一番味道,穿戴得体的女工站在纺织机前,画工活泼,色彩斑斓。

  走进纱厂,便被其全玻璃幕墙所震撼,改建后的纱厂明亮前卫,乍眼一看,似乎不够“原汁原味”,再细细看,发现纱厂原有的支柱都保留下来了。那道超过60年历史的楼梯依旧留存,没有重新上漆,以“素颜”示人。把原本面貌呈现公众面前,是最好的保育方式。走进纱厂大堂,迎面所见是接待处背后一片布满金杯的幕墻,它原身是旧纱厂的大闸。原以为走进纱厂能看到保留下来的大型纺织机器,用实物反映香港纺织业的岁月,但据说南丰纱厂停产后,机器早已搬走,再也没能找回来。如今能看到的是“金杯牌大闸”,还有“五厂铁闸”、“太平桶”、“厂房楼梯”、“长木凳”……这些当年的细节,都藏着半百年历史故事,待今人品味。

  南丰纱厂建于纺织工业全盛时期,曾经是香港最大纱厂之一。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制造业是香港经济支柱,以纺织机制衣业最为强盛。70年代,香港有数十家纱厂。当年香港女子爱选择去制衣厂打工,如今是香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随着纺织业北移,南丰纱厂于10多年前停止运作,成了一座仓库。配合特区政府活化工厦的政策,南丰集团将这幢建筑物赋予新的生命和新的内涵,昔年纱厂成了当下时装界创意地标和孕育年轻设计师的摇篮。

  今日南丰纱厂,由“南丰作坊”、“南丰店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三大支柱构成。“南丰作坊”主要为与时尚及科技有关的初创公司提供办公场地;“南丰店堂”有各类文艺创意商铺及食肆;“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主打纺织文化艺术,以展览及共学形式推广纺织文化。

  一个保育活化项目,不只是建造那些吸睛的“打卡热点”,更重要是它应该怎样跟社区互动共长。在南丰纱厂,见到几位“前女工”,她们每天从香港各角落赶来这里,兼职缝制布袋,重温当年温馨时光。

  半年前,参观过正名为“大馆”的香港中区警署建筑群,这是香港马会花了38亿港元活化的项目。这些年,香港保育活化工程不少,有建于1902年的大屿山石仔埗街的旧大澳警署,2012年活化成为“大澳文物精品酒店”;建于1921年荔枝角青山公路的前荔枝角医院,2012年活化为饶宗颐文化馆……

  活化工厦计划是香港政府自2010年4月起实施的公共政策,容许15年以上旧工业大厦业主,免补地价将整幢工厦改装活化,作其他用途,例如改建为写字楼、艺术工作室等。活化又称激发,粒子(如原子、离子)从外界获得足够能量后,其电子由较低的基态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过程,有菌种活化、机械活化、生物活化、塑胶活化……一句话是活化智慧。活化传统文化核心是两个途径,一是让他有用,二是让他有新的文化意义,两者须兼而有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金色池塘
   第A2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古今“逆生长”
“活化”一词有启发
珍珠微光
三色堇(中国画)
植树节,我记住了
当小笼包是巧克力馅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活化”一词有启发 2019-03-23 2 2019年03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