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重要的场合,如果能和衣服搭配,我首先考虑的是佩戴白色的珍珠项链。水晶太亮,黄金太俗,玉石太挑衣,银饰太普通。白色的珍珠项链,纯洁无瑕,每一颗珠子都散发着柔和的微光,又能与任何颜色相融,虽然是一条稀松平常的串珠款项链,却诠释着“越简约的东西越高级”这句话。
因为喜欢,所以不论短款还是长款,单层还是多层的珍珠项链我通通都有。在戴上和取下的前后,我还要注视它,抚摸它,似乎那是一件珍贵的定情物。
在常见的首饰材质中,尤其是银色的金属,总会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珍珠就不同了,翻来覆去地看,整条项链由内而外透着温润的光泽,像是一件活着的饰品。
有时候想想,其实,一个人也罢,一处地方也罢,一段历史也罢,一样东西也罢,不会无缘无故触动你的心。
“凡珍珠必产蚌腹,映月成胎,经年久,乃为至宝”。 沙子进入蛤、蚌体内,或其自身发生了病变,为了抵御剧烈的疼痛,蛤、蚌渐次层复一层地分泌液体,短则数月,长则几十年,这才形成了珍珠。如果异物的体积过大,蛤、蚌就会死亡。因此,蛤、蚌孕育一颗珍珠,就如女人十月怀胎,始终伴随着风险。沙子被蛤、蚌紧紧包裹,蛤、蚌忍受着沙子的磨砺,就像一对相爱至深的冤家,彼此折磨,但又生死相依,无法分离。最后,沙子变成了珍珠,蛤、蚌也不治自愈。这一世,它们的缘分尽了。珍珠重见天日,变身精美的饰品,躺在玻璃柜的聚光灯下,供来来往往的顾客驻足欣赏,即使为人买了去,也是小心爱护。而蛤、蚌休养一些时日,便要开始圆满下一颗珍珠。
也许,在淬火中才能锻造出一把好刀。又或者,世间那些独一无二的质感,都是千锤百炼和细细打磨的结果。这就是对珍珠有感觉的原因吧?打开盒子,我取出珍珠项链放在手里,一边摩挲,一边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