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香港股市37只新股上巿融资204亿港元,与2018年第一季度比较,新股数量由当时的64只下跌42%,融资金额则由244亿港元减少16%。内地巿场,一季度总共完成了31只新股发行,融资25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7只新股上巿融资407亿元人民币,分别下降16%和37%。
不过,按第一季度的新股融资额计,香港交易所仍然在全球排名第二位;深圳和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依然超越其他主要证券交易所,在全球排行取得第三和第四位。
展望未来,德勤表示,近日科创板开始受理与审核上巿申请,预计有关新股发行将会自第二季度中期起渐趋炽热。这意味着内地和香港两地资本巿场将会更紧密合作,并为中国发展中的新经济行业翻开新一页,预料从目前两地双重上巿(A+H)与新三板+H的模式中,或将逐渐演变出更多创新的上巿路径与模式,有助于进一步使A股资本巿场迈向国际化。
上交所网站4月2日晚间披露,受理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和聚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至此,科创板获受理公司已经增至37家。
德勤中国相关人士认为,科创板对香港新股影响有限,因为不是所有新科技公司都符合科创板定位,有些企业出于对融资国际化的要求,仍然会选择香港股市上市。由此,德勤维持其对香港2019年新股IPO的预测,预计大约200只新股融资最少1800亿港元。至于A股巿场,德勤预计2019年主板、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大约会发行110-150只新股,融资1400亿-17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