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公园对面有一条短短三百米左右的小马路。为什么说它神秘呢?因为它曾是“各路人马”都相中的宝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令人望而生畏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的后门就正对着这条路;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司令员汤恩伯也在此办公,电影《战上海》中那一声“汤司令到”的会议室窗口下正是此路。由于地处战略要害位置,当时这里的几幢洋房和日式连排小洋房住着许多国民党将领,附近500米处的多伦路、山阴路还有“汤公馆”、“白公馆”等豪华别墅。而就在这样的白色恐怖笼罩下,这里还住着许多中共地下党的工作者,《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角原型李白就是在这里的107弄15号生活、工作直至被捕的。
它的名字是黄渡路。
这条小小的马路,曾经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啊。曾在延安党中央的收报员秦岩大姐(红军电台创始人王诤中将的夫人)在参加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时对我讲,上海那个发报员的姓名、地址当时连我都不知道,到了黄渡路,我才了解到他那时是战斗在敌人心脏。党中央转移至西柏坡后,当时只有十六岁的花季少女苏采青在1948年12月30日凌晨收到上海台的三个“V”(同志们,永别了!),70年来一直在寻找这位发报员,今年4月16日,她在李白故居对我说:“终于找到了,70年来我朝思暮想,对方的这位同志怎样了?来到这里才知道发完报后被捕,英勇牺牲了。我要向这位战友敬礼!”
黄渡路虽短,虽不出名,却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抵抗各种反动势力的历史。在这日复一日书写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将深深地嵌入历史、构筑历史、影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