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沪剧苗子要去外地招,到上海后先一句句学上海话。眼下, 上海小囡的“兴趣班”都有沪语、沪剧,沪剧院还常设了“沪语训练营”。沪剧院不仅不需要去外地招生,还经常进入中小学生课堂,培养了一大批沪剧新生力量。这就是即将举办校园沪剧大赛展演的群众基础。
吴迪君和赵丽芳这两位评弹艺术家,在七八十岁的年纪,依然“夏练三伏”备战长江剧场的“周末书场”。沪剧小花遍地,评弹老艺术家活跃——戏曲曲艺界两头热,而且还都在三伏天大热,真是鼓舞人心!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老老少少都挥汗如雨。前一阵,徐汇的一个书场关门,还引发书迷热议,最终书场重开,皆大欢喜。上海评弹团还以评弹的方式传播垃圾分类常识,在街道社区轮番上演,颇受欢迎。市民文化节还举行了少儿戏曲大赛,得到市教委支持——戏曲曲艺不再单纯是舞台艺术表演,还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大事。
当戏曲曲艺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那才是繁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