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摄像头
自动识物品辨身份
在位于闵行区莘庄镇一小区的垃圾分类站点,数位志愿者已悄然“下岗”,取而代之的是几路AI摄像头。那么,这款人工智能系统对居民区垃圾分类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有了这款系统,我们不用一直守在垃圾桶旁,在后台就能看得一清二楚。”社区工作人员轻松地说。这个有着“最强大脑”的社区垃圾分类AI监控平台目前已运行两周,它清楚记录了小区每个垃圾集置点的实时监控画面,包括个人不规范行为、扔垃圾事件以及已处理事件和未处理事件等多个事项。
“自从小区上线这款系统之后,实现对现场的24小时实时监督和自动识别,提高了监管力度,减少了人力投放,不规范垃圾分类行为也得到了有效改善。”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系统有双“慧眼”,能准确看到每一个居民的垃圾投递情况,并自动对垃圾投放行为进行物品识别、动作识别、人员身份识别,实现了垃圾分类“人、物和动作”三大要素的绑定和全程监管,对于不规范行为也可实现追溯。
上周日午饭后,有居民见垃圾桶旁无人值守,便将一整袋西瓜皮连同垃圾袋扔进了干垃圾箱内,结果下午收到了物业管理方的警告通知。起初,居民并不承认是自己倒的,可当物业管理人员拿出视频画面,他顿时哑口无言,并保证以后规范分类。记者发现,在AI视频分析监督引导系统的后台,能发现这条违规行为的预警,打开预警提示,可以清楚看到被抓拍居民的违规行为,物业管理人员也根据这条“凭证”和当事居民沟通,及时纠正了错误行为。
可疑行为
能实时记录和报警
深兰科技项目负责人表示,深兰科技开发的这款AI系统集合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包括垃圾桶满溢侦测和提醒、垃圾投递行为24小时自动识别和记录、不规范分类行为报警等多个功能。“现阶段完全通过视频对垃圾分类的规范性进行判断和分析并不现实,但对可疑行为,能实时地记录和报警。例如,当有人将湿垃圾装在黑色垃圾袋中扔到干垃圾桶里,AI系统可能无法精准识别到,但是该系统支持对视频素材、图片进行记录、留存和调取查阅,支持报警事件查看和导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下阶段,深兰科技将继续优化深度学习算法,加大监管平台建设,在功能方面还将引入积分系统,将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等关联,构建奖惩并存的良好机制,逐步减少志愿者、保洁员等人力投入,让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规范化、自觉化。
据介绍,深兰科技创立于2014年,在智能出行、智能环境及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布局。深兰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依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视觉、生物智能、认知智能等核心技术,在世界多个计算机顶级赛事上夺得冠军。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