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丹) 针对0-3岁社会最柔软人群的托育服务,上海普惠性托育点建设已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天上午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上海完善0-6岁托幼服务体系的有关情况。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56个托育点布点,增加了1200多个托额,其中,47家已经开始正式招生。
去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托育服务“1+2”文件(《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建立托育机构管理长效机制。为了满足0-3岁幼儿托育的民生需求,上海年初就将普惠性托育点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还鼓励多方参与提供托育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集体办托儿所增加托班供给、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截至8月底,全市托额已经达到了2.5万个,其中,全市有391家幼儿园举办托班,加上35个托儿所和11个区办早教中心,提供托额约1.4万个;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143家,提供托额约1.1万个;另有200多所机构正在申办中。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普惠性托育资源。据发布会透露,上海将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每一个街镇都至少开办1个普惠性托育点;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托班提供普惠性托额;公办幼儿园如能腾出一定学位资源,将确保首先用于开办托班。此外,按照我市托育服务“1+2”文件要求,将规范整治托育服务市场,帮助指导现有的大多数托育机构做好规范整改,关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具备提供托育服务基本条件的少数机构。
目前,上海已成立市区两级早教指导中心,全市近900个早教指导点覆盖所有街镇,3岁以下常住人口婴幼儿家庭接受一年6次以上有质量的免费科学育儿指导,占比已达98.2%。未来三年里,有关部门还将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家庭提供差异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