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 几乎没有大众脸
不是什么书店都有资格成为大型商业中心的“标配”的。能入驻那些黄金地段的大都是个性化的中小书店。钟书阁的第一家门店是在实体书店低迷时期开张的,一开始就以高颜值吸引了众人的关注。昨天开张的新店也同样如此。不算太大的书店分几个区域,装修风格各不相同。进门是纯白色的“灵魂厅”,之后的“都市主题花园”里有小路,有长椅,图书分为艺术生活类、历史国学类、哲学社会类和经济类。据称,这家“最美书店”舍去了盈利点最高的儿童书籍,图书品种的选择更多考虑都市白领的口味。
个性化书店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上海。比如昨天实体书店年会上黑龙江省图书音像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张声辰就介绍了他们集团旗下倾力打造的果戈里书店和普希金书店。据介绍,被称为哈尔滨市民的“集阅读、文化、休闲、交流于一体的城市书房”的果戈里书店今年上半年销售码洋同期增长为100.88%,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双丰收。这几年亮相沪上的言几又、西西弗、衡山·和集等书店也都各具特色,几乎没有“大众脸”。
多元化 卖书不是唯一功能
纯粹由书和书架组成的书店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卖书早就不是书店的唯一功能了。售卖咖啡饮料,几乎成了现在新开张书店的标配。昨天开张的钟书阁芮欧分店如此,新华传媒旗下的“新华一城书集”如此,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果戈里书店同样如此。
在昨天的年会上,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航表示,未来实体书店的发展将更注重客户的体验,“精心营造雅致的阅读空间和读书环境,将图书销售、亲子阅读、咖啡休闲、文创产品等多种业态融为一体。”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大利也表示:“在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者对实体书店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实体书店不只是购物场所,更是体验式的文化空间与阅读空间。”
除了业态融合,大量的阅读活动也成为实体书店吸引关注的必备“利器”。果戈里书店开业至今已举办各类读书会、文艺沙龙、工艺制作等时尚文化活动数百场,参与人数数万人。今年3月上海书城正式推出全国新书发布平台,每周末举办重点新书首发式,邀请新书作者到现场与读者分享心得。今年书展期间更是推出了“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邀请专家为普通读者上课。
新变化 个性变共性如何面对
不过在实体书店回暖的背后,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直面。比如,那些位于“黄金地段”的书店往往需要依靠别人“邀请”才能入驻,昨天开张的钟书阁就受到商场的全力支持,否则高额的房租根本不是书店可以承受的。而另一方面,当每一家书店都兼具了咖啡馆功能,当文创产品摆进每一家书店,当各家书店都拿出排得满满的活动表时,个性已经渐渐变成了共性,拿什么来吸引读者,又成了每家书店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了。
本报记者 王剑虹 实习生 鞠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