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产业形态、街区面貌在更新,城市气质也在激活——~~~
产业形态、街区面貌在更新,城市气质也在激活——~~~
产业形态、街区面貌在更新,城市气质也在激活——~~~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形态、街区面貌在更新,城市气质也在激活——
“江南智造”如何内外兼修?
姚丽萍
■ 8号桥二期彩门,街区色调设计结合了历史厚重感和简洁现代感本版图片 TP
■ 局门路457号首创性地打造了一层区域的原创设计产品展售街区
  本报记者 姚丽萍

  1865年,江南制造局成立,这是清末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由此发端。

  2010年世博会后,在局门路、瞿溪路口街角,出现了四个铜铸大字:江南智造。

  江南智造,是8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二、三、四期的统称,也是斜土路、局门路、瞿溪路一带街区的新名字。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从“江南制造”到“江南智造”,从老旧厂房进化到创意园区,不止是产业形态、街区面貌的变化,更有城市气质的激活——一个有历史有传统的城市,一样可以充满创造的精气神;那么,“江南智造”如何内外兼修?

  着色

  红砖黑柱扮靓老厂房

  10年前,在瞿溪路、局门路,像许多老城厢地区一样,这里满眼都是陈旧的厂房、老旧的街区,更不乏危棚简屋。

  “但这里底子很好,在这里,曾经的江南制造,代表民族工业的兴起,制造路、局门路,这些名字都是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上海8号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倪伟源说,任何一个先发展起来的区域,都会经历从发展到没落的过程,但只要抓住机遇,有历史的地方,总是可以重新起飞的。

  一个有历史的地方,不该一副“破败相”,要更新、要转型,就先要拿出精气神。于是,“我们先为这个地方想了一个名字——江南智造。”倪伟源说。

  为啥叫“江南智造”?100多年前,中国制造业在这里发端,有了“江南制造”;100多年后,创意产业在这里方兴未艾,所有创意,都离不开一个“智”字,所以,这个园区、这片街区,就叫“江南智造”。

  园区和街区有了新名字,还没完,就像一个人,不止要内秀,还要有副好模样。街区要打扮起来,就先要有规划。2010年世博会前,8号桥团队向原卢湾区政府提供了一份规划图纸,从斜土路、局门路到中山南路的街区样貌,尽在其中。恰逢世博会,这里临近世博园浦西园区,街区原本就打算“扮靓”的,区政府接受了这份规划。

  于是,“江南智造”一带的危棚简屋不见了,老旧厂房也变成了创意创业园区,更细微的变化是,街区的色彩。如今,人们走进“江南智造”街区,就会发现,凌乱不再,整个街区的气场简洁、明快,沿街的墙面大多是红砖,间或一段大理石黑色墙面,路灯、立柱都是黑亮亮的,很有质感。

  这样的色彩,无论老居民还是新居民,都能接受。在局门路上,上海师专附小是“老居民”了,校园建筑原本是白、绿相间的主色调,如今,校园围墙变成一色红砖,间或点缀黑漆铁栅栏,跟整个街区的色调非常协调。不远处的家乐福便利店,是社区商业兴起后才搬来的“新邻居”,店面红色基调,明快。

  “这样的街区色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代的简洁明快,人们一走进来,就会印象深刻。”倪伟源说。

  活力

  创意不断紧跟新潮流

  从建国路8号桥一期,到8号桥二期到四期的“江南智造”,同为创意产业园区,开园的时间跨度是从2004年、2010年到2015年。园区发展,要把握时代脉搏,不同的时间节点,“创意”的主打方向也不同;不变的,是创造的活力。

  2004年,8号桥一期开园,园区企业主要是建筑设计,因为,当时的房地产开发火热。2010年后,“江南智造”8号桥二期、三期开园,主打产品设计,从办公家具、花艺到各类产品LED节能灯,无所不包。2015年,“江南智造”8号桥四期开园,主打“互联网+”,3D打印、可穿戴设备、网络科技、互联网金融,纷纷呈现。

  “从一期开始,园区入驻企业,都是有门槛的,并非多出房租就能入住。”倪伟源说,每个入住企业都要接受评估,评估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只有得到A才能入住。如何才能得到A?首先,这家企业必须是创意产业;其次,企业富有成长性,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再次,与园区内其他企业之间具有互补性,可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园区内共有180家企业,其中,世界500强或在全球具有知名度的达到20%,中等规模或新生小企业达到80%,不少企业之间可以开展互惠互利的商业合作。即便入住企业“身量”不大,但是“单位产出”却很有能量,去年,园区内180家企业创造的税收达到了1亿元。

  气质

  海纳百川创造有热情

  150年前,当江南制造局开始近代民族工业雏形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这种尝试本身会给150年后的城市留下什么财富。

  “敢于创造,勇于进取,追求卓越,这才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倪伟源说,如果有人说上海的年轻人是不愿创业的,是没有创造精神的,那恐怕仅仅是一种片面的误读。

  事实上,在“江南智造”,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是80后、90后,4000名从业人员有上海人、有外地人,也有外国人,真可谓海纳百川。这些企业当中,有不停地拿国际设计大奖拿到手软的设计王牌企业“洛可可”,也有企业文化个性鲜明的IT企业。“江南智造”8号桥四期的一家IT企业,办公空间分割成楼上楼下两层,楼上的员工要下楼,可以不走楼梯——因为,楼梯旁就是一架乳白色的滑梯,不想走路,就滑下来好了,不远处还有室内攀岩墙,编程序编累了,不用躺在椅子上,爱爬墙就去攀岩。

  在园区大楼楼顶,还有屋顶菜园,企业可以认领,小块玉米地、迷迭香、辣椒、瓜类……总之,喜欢什么,企业就认领一块地,平时也不用耕种,到了收获的时候,只管来收割。所有这些不拘一格,都是为了让入住企业“住”得开心,“住”得放松,放松了,才能创意无限。

  “其实,城市更新,当老厂房变成创意园区,这种变化带来的,不止外貌的靓丽,更有精神内核的激活,上海的城市气质原本就不乏创造的热情与活力,非常幸运,在‘江南智造’我看到了这种更新的价值。”倪伟源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广告
“江南智造”如何内外兼修?
八号桥的选择
“江南智造”的企业都在忙点啥?
新民晚报要闻A04“江南智造”如何内外兼修? 2016-08-19 2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