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廖昌永谈即将在沪上演的《西蒙·波卡涅拉》
~~~——廖昌永谈即将在沪上演的《西蒙·波卡涅拉》
~~~——廖昌永谈即将在沪上演的《西蒙·波卡涅拉》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演虽一般 最终被接受
——廖昌永谈即将在沪上演的《西蒙·波卡涅拉》
朱光
■斯卡拉歌剧院版《西蒙·波卡涅拉》演出照
  全球排名前三的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将于9月来沪献演甚少上演的威尔第歌剧《西蒙·波卡涅拉》。为什么说斯卡拉歌剧院是歌剧界的“圣地”?如何欣赏这台世界一流歌剧院带来的稀罕剧目?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日前在东艺为观众们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心灵慰藉之地

  可以说,意大利人没有歌剧就没法活,所以哪怕斯卡拉歌剧院几次被焚毁、炸毁,都能迅速重建起来。现在看到的是二战后重建的。在其100多年历史上,差不多300多部歌剧在此首演,包括威尔第、普契尼等的作品。这些辉煌历史确立了斯卡拉歌剧院在歌剧界的地位。

  一般说来,“斯卡拉”的演出季,上半年从上一年的12月到次年6月,演歌剧;下半年以交响乐演出为主。起初,看歌剧是贵族圈的娱乐,随后慢慢辐射到大众。观众们都十分尊重剧场,盛装出席,甚至还会戴上礼帽。但一入场就发现了问题:“戴上帽子,后面观众就没法看了。于是,不许戴帽。”这条规则当时冒犯了很多爱美的女性。但在剧院灵魂人物、指挥托斯卡尼尼的坚持下,必须脱帽看歌剧也就成为了习惯。

  在欧洲,一座城市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是教堂,二是博物馆,三是歌剧院,它们都是人类心灵的慰藉地。而“斯卡拉”是意大利歌剧的象征,世界歌剧的象征。

  呼唤和平之作

  歌剧《西蒙·波卡涅拉》是威尔第28部作品中的一部。这部歌剧是他43岁时写的第20部歌剧。在这之前,他已经写了《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等作品,如日中天。他在音乐上跟托斯卡尼尼很像,擅长很多改革,是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一个桥梁式人物。

  同时,威尔第也是意大利议员,一辈子为意大利和平而奋斗。被剧情中的爱国精神所打动,他创作了《西蒙·波卡涅拉》,结果,首演惨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比《茶花女》败得还惨,但这正说明这部歌剧不见得是失败的作品。”其中,有一段男低音唱段《破碎的心》,也叫《父亲的忧伤》,与当时的宣叙调非常不同。

  《西蒙·波卡涅拉》“先锋”了20多年,在威尔第晚年当议员之余,他还不断完善修改,直至修改版在斯卡拉歌剧院重演后引发巨大的反响,继而成为全球各大歌剧院争相上演的保留剧目。

  此次斯卡拉歌剧院在沪几场演出的最高票价都在一两千元左右。廖昌永介绍说,歌剧票价之所以贵,那是因为“这是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投入创作的结果,票价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

  首席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0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1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4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曹操”“杨修”终于圆了银幕梦
首演虽一般 最终被接受
不说话 演“兵法”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5首演虽一般 最终被接受 2016-08-21 2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