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A6版《谁来救救公共健身器材》
有改善:健身器材归位
市民胡先生反映,位于浦东新区云台路绿地内的健身器材普遍损坏严重。
昨天下午5时许,记者到现场回访。原本斑驳的地面已经完成了翻修,水泥地面十分平整(见左图),19架完好的健身器材沿着栏杆放置在健身点外圈,中间的区域则稍显空旷。 “翻修是好事,希望接下来能够将原有的健身器材‘慢慢补上’。”胡先生告诉记者。
未解决:最早明年安装
市民反映:静安区芷江中路531弄止园新村原健身点的空地沦为停车场。
8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止园新村回访。傍晚时分,原健身点的空地上,私家车已经停得“扑扑满”。张老伯告诉记者,晚报报道后,情况依旧如此,没有一点改善。
居委宋书记回应称,由于老小区问题重重,许多居民就是否安装健身器械意见不一致。“如果征求意见之后,大家都同意,那么,最早2017年就会为居民安装一批新的健身器材。”
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姜菡
● 8月16日,A6版《垃圾山为啥就是搬不净》
已清理:通道干净了
家住徐汇区医学院路15号嘉馨公寓的翁女士反映,隔壁菜场将垃圾杂物堆在小区侧门外的通道处,长期无人清理。在报道刊发后第二天,翁女士致电本报告知,通道堆积的垃圾都已清理,环境大为改善。
市民陈小姐反映,在离嘉馨公寓500米之遥,位于医学院路110弄中山新村也存在垃圾如山的状况。8月18日,这堆垃圾总算被清运走了。她同时呼吁,有关部门要坚持把老百姓的这“小”事始终放在心上。
改善中:清运频率提高
“我开心了没一会儿,又有人来乱堆垃圾。”家住杨浦区渭南路389弄华晖苑的方先生无奈表示,在记者联系相关部门后,小区门口道路旁的垃圾就被及时运走,但不到一天时间,垃圾又堆出来了(见图)。
未解决:已向街道反映
市民殷女士反映,浦东新区上南路800弄上钢二村小区到处都堆满建筑垃圾,天天投诉无人问津。
居委会程书记表示,由于目前建筑垃圾无法外运处置,因而浦东新区诸多小区均面临存量垃圾无法及时清运的状况。“我们也都向街道反映了这个问题,建筑垃圾现在运不出去,现在也只能排队等。”
本报记者 季晟祯
● 8月17日,A6版《看准“李逵”防着“李鬼”》
夏季高温,是冰箱、空调等家电的维修高峰,各种维修“李鬼”充斥市场,令消费者真假难辨,往往花了钱却没修好家电。本报发布的《家电维修特级资质企业》名单,会比较“靠谱”。
高仿派“李鬼”玩失踪
家住大连西路的蒋先生从网上搜索引擎栏内找了日立空调维修热线拨打,对方来人修理后收了1450元维修费,但空调依旧只出热风。隔天再打电话,对方已是忙音。
蒋先生提供的“维修电话”和日立的维修热线十分相似,但记者多次拨打却始终无人接听。
广告派“李鬼”傍名牌
家住闵行区的殷先生家中的一台美的空调突然漏水。他根据小广告找到“上海社区服务中心”,付费维修后问题仍旧没好。再打电话,对方表示“会来看看”,却一直没有现身。
上海社区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中心在接到市民的诉求后,会根据市民所在区指派区内的服务商家前往维修、服务。中心从来也不会做任何广告。“向您所说的印在小卡片上的广告,我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做过。”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