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谈郎平: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爱
认识浪浪是在意大利,2014年9月女排世界锦标赛。白浪刚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为了看妈妈率领的中国女排比赛,她利用假期来到了意大利。
中国女排世界锦标赛的赛程很“恶劣”,先在小城巴里打,之后去的里雅斯特,再回到巴里,然后再去米兰。意大利地形是靴子状,从巴里到的里雅斯特,就是从靴子的底部到靴子的最高点,横跨意大利。换言之,一次转场,就是一天的时间。由于路途太遥远,必须在罗马转机。
那天,同中国女排同一航班,在罗马转机时,同浪浪有较长时间交谈。浪浪的中文并不溜,有时你说得快的话,她会不明白。记得那会同她聊郎妈,聊她的学生时代,她的体育爱好。
去年8月的日本女排世界杯,浪浪没有来。记得当时问郎平,你的“福星”怎么没来日本?郎平说,浪浪在投行工作,太忙了,不会来日本了。
今年1月16日我特邀参加了郎平婚礼。婚礼上,浪浪一身红色套装,非常喜庆。我们一年多后再次相遇,聊了会,还一起照了相。
这次在里约,女儿浪浪上了头条。她妈妈吃不惯奥运村的饭菜,浪浪就在中餐馆亲自给妈妈做饭,一盘番茄鸡蛋,一盘炝土豆丝。白浪说:“就是想让妈妈能尽可能吃好一点,妈妈的口味我最了解。”
其实,白浪很不容易。白浪3岁的时候,郎平就和丈夫白帆离婚,由于常年在外执教,并没有很多时间照顾孩子。先是在中国,后来是在意大利。郎妈说,每次打包行李离开女儿的时候都心如刀割。浪浪当时天真地说:“为什么妈妈不能在门口的麦当劳叔叔那里找一份工作,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一直到女儿14岁,郎妈成为美国女排主教练,终于可以陪伴孩子了。
郎平和浪浪母女情深,女儿是科比的迷妹,她就陪着女儿去看篮球,还动用关系帮女儿和科比合影。女儿说她当教练的时候训人太凶,于是,郎妈开始温情,执教美国队的第一堂课竟然是教姑娘们包饺子。郎妈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但关键场合从不缺席。白浪小学踢足球,郎妈只要有时间,就会飞回美国给女儿当拉拉队。郎妈说女儿腿太长,一整场下来连球都没碰到,但会在一边开心地鼓掌。中学和高中时期,女儿白浪打起了排球,是球队的主攻手。“铁榔头”郎妈就会手把手地教女儿如何扣杀。因为女儿,郎妈变成“空中飞人”,从北京飞去旧金山,边倒时差边在校园等女儿。
每年休假,郎妈会带着女儿四处旅行,享受母女俩的亲密时光。浪浪说,她很爱妈妈,因为妈妈给了她很多很多爱。
当了20多年的单亲妈妈,今年1月,56岁的郎平终于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与中国社科院教授王育成在北京举办婚礼。那天,白浪在婚礼上说:“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爸爸是世界上最帅最好的男人。祝你们白头偕老!”
在里约,中国女排租借的贫民区训练馆内,一帮记者让浪浪“客串”记者向郎妈提问。浪浪的问题太搞笑了:“妈,你今天早上洗脸了吗?”郎妈被浪浪的问题问愣了,犹豫了一下才答:“我记得……我好像是洗了,还抹了油儿呢!”
本报记者 李京红
队友
周鹿敏谈郎平:她是我们中唯一坚持到底的
周鹿敏,曾任上海女排主教练,也是1981年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冠军队成员、郎平昔日队友。奥运女排比赛,她始终关注。在手机上收看赛事图文直播,女排夺冠的第一时间,周鹿敏就给郎平发去了祝贺的微信。带着几分感动,周鹿敏表示:“郎平太不容易了,不过这对她而言也是水到渠成的成功。”
屏幕上,执教的郎平淡定、自信,这恰恰也是周鹿敏对郎平的最大印象。球员时代,郎平就是个自信心很强的人,“她很会动脑筋,心思灵活,不蛮干。”而这样的个性风格如今也贯穿在她的执教思想中。
实力强弱并非绝对,胜负之间,更关键的是精神和心理的对决。“郎平就赢在精神力量上。”在周鹿敏眼中,郎平本身就是女排精神最好的传承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如今,从主攻手到教练,当身边的队友们或因家庭、或因身体状况,一个个都离开热爱的排球运动,转投各处时,郎平却始终坚持在排球运动的第一线。“她的这种选择,在我们看来甚至有点不可思议。”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周鹿敏看来,郎平带领女排奥运夺冠并非一场简单胜利,“对中国排球运动未来发展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报记者 厉苒苒
传承
李国君谈郎平:会有不少好苗子因此爱上排球
女排奥运夺冠,昔日的排球国手李国君的手机成了“热线”——朋友圈被刷屏,不少平时不怎么联系的朋友都会冒出来和她讨论女排比赛。就连小区门卫,今天上午见到她都笑呵呵:“祝贺你们排球队赢了!”
在李国君看来,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强实力,从逆境中奋发向上,这就是自己一直所熟悉的女排精神。“走得不顺不是坏事,杀出一条血路最后就能成功。”直至今日,谈起当年征战汉城奥运会,李国君都会微微哽咽,“其实,和郎平一样,每个排球人都有种排球情结。”
曾在1990年世锦赛期间与回归的郎平成为队友,在李国君眼中,郎平是师姐也是榜样,“她很坚持,为人谦卑有礼。”当球员,当年的郎平曾在中国女排艰难时期选择回归。当教练,郎平又在中国女排陷入低谷时期临危受命。“这体现了郎平的人格魅力,她好样的。”
与排球结下不解之缘,直至今日,李国君依然奋战在基层排球人才培养中。开办自己的排球学校,李国君坦言,女排夺冠对基层排球人才培养有深远影响,“或许,就有不少好苗子会因此爱上排球。”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培养出1-2名选手进国家队,“出征下一届奥运会!让自己不能实现的奥运冠军梦在小队员身上实现!”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