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句网络语言,我已经是个“老司机”了,进报社以来,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南非世界杯、2012年的波兰乌克兰欧锦赛和伦敦奥运,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再到今年的法国欧锦赛、里约奥运……已经在现场经历了各种国际大赛,早就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但这一届里约奥运会,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最为深刻、难以磨灭、无可替代的。
深刻,一是因为场外的各种意外。从到巴西的第一天起,前方采访的几个媒体微信群中,同行们最常说的几句话,就是相互提醒“小心出行”“注意安全”,因为时常会有各种突发盗抢新闻,有些甚至就活生生发生在身边,让我们有一种强烈的从体育记者变成“战地记者”的感觉。但好在这些天,我们都平安度过。而且,一路上碰到很多善良友好的巴西人,也多少抚慰了我们的心灵。
深刻,还因为亲身经历了中国代表团在逆境中的奋起。中国队在前半段遇到了太多困难,我所跑的几个优势项目开局就非常惨淡,射击、体操包括举重,一次次因为意外丢金。看到太多老将的遗憾、新人的泪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与沉重。但到后程,迎来的喜悦却又是双倍的,尤其是在女排赛场。三场生死战,场场惊心动魄,场场振奋人心。
女排姑娘们捧起亮闪闪的金牌那一刻,真是再圆满不过的结局,于她们、于我都是。那种忘情欢呼、热泪盈眶的冲动,真是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美好记忆。
所以,我会告诉身边的朋友们,重要的不是奥运在哪个国家举办、办得怎样,重要的是奥运还在、体育精神还在。这种顽强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是最美丽的风景。 特派记者 关尹 (本报里约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