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二建一”的新静安区是上海中心城区中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老龄化程度已达33%,预计到“十三五”末,这一数字将攀升到40%以上。静安区积极多渠道拓展养老服务事业,其中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最受社区居家老年居民欢迎的老年服务场所。
彭浦新村街道户籍老年居民逾4万人,其中多数身体尚可的老人,既希望居家生活,又渴望在家门口获得便利的生活服务。2014年初,街道在共和新路西面的安泽路67号,开办了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首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有供应老人午饭的就餐点,也有简易的社区医疗服务点,还有老年活动室、爱心理发室、义务法律咨询服务室等场所。这一集生活服务、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中心,像一家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投入运行后,吸引了彭浦新村地区众多老人光顾,每天前来享受服务的居民约500人左右。
这家中心满足了共和新路以西区域老人家门口养老的需求,而对于共和新路以东区域的社区老年人来说,距离还有点远。彭浦新村街道这次又开出了第二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是一个升级版的为老服务中心,面积800余平方米,除为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外,还开设了由社区全科医师全天候坐诊的医疗室,社区老人可以在此就诊、配药、体检、挂盐水、理疗。同时,中心内还设立了裁剪衣服、修补雨伞和小家电等服务的便民点,以及学习舞蹈、戏剧、编织等技艺的文体活动室,还有健康养生知识讲堂、读报、聊天室等场所。
住在汾西路635弄内的曹阿婆、秦老伯夫妇,均已年近八旬,3个儿女劝他们去养老院生活,但二老习惯了与小区众多老伙伴一起休闲、聊天,只是平时买菜、煮饭、看病等非常吃力,他们只得“扛”着。如今有了这个为老服务中心,两位老人的吃饭、就医等都能在家门口解决了,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的生活太方便了,政府为我们想得很周到啊!”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