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虹镇老街地区的旧改工作依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已经征集到的生活物品除了部分物品已在虹口区档案陈列室内展出外,还有部分物品存放在嘉兴路街道旧改指挥部的仓库里,档案馆工作人员正在对这些物品编号整理。“这些物品都是我们在动迁基地向居民征集的,而且是越旧越好。”这些淘来的“宝贝”有居民捐赠的1951年苏北土地房产所有证、老的虹口私租安许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票和购粮证、职工退休证等证件,以及曾经佩戴过的毛主席像章。还有许多当年居民们使用过、现在已很少见的生活用品:鸡毛掸子、马桶、木制脸盆架、木浴桶、石头磨子……都真实地还原了曾经居住在虹镇老街的居民生活情景。
负责征集工作的一位嘉兴路街道旧改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年来通过指挥部工作人员上门征集和在居民扔弃的旧货中“淘宝”,以及部分居民的捐赠,指挥部临时仓库里的“宝贝”已越来越多,已有200余件,老的木门板、米缸、煤球炉、竹椅子,还用居民用来爬上爬下的木梯子。“这种木梯子很有特色,当年虹镇老街居民家居住地方小,居民都在屋里厢搭个小阁楼,上上下下就用这种木梯子。”工作人员说,为了收集这把木梯子,还和拆房工人打招呼,让工人小心翼翼把木梯子拆下来。
到虹口区档案馆参观的除了原先居住在虹镇老街的居民,还有许多青少年学生。虹口区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期间,这里就曾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接待了许多青少年学生。当年虹镇老街地区居民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将陆续向公众展出,“让虹镇老街的记忆成为永恒,同时也记录下从虹镇老街到瑞虹新城的发展过程。”工作人员说。
特约通讯员 龙 钢
本报记者 袁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