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洋的“砧板树”
何华
  何华

  有外地朋友访新,我总是带他们或建议他们去新加坡植物园走走。去年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再“推销”它的时候,免不了加上一句——它是新加坡唯一的世遗,也是世界上入选世遗仅有的三个植物园之一(另两个是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园、伦敦邱园)。被我这么一鼓吹,他们都会进园逛逛。遗憾的是南洋游园,天公不作美,动辄出汗,少了几分悠然舒畅,这没办法。

  植物园里挂牌的国家级遗产树有十多棵,其中两棵是香灰莉木(Tembusu)。我每次去,都会在这两棵树前逗留一番。两棵树“一胖一瘦”,先说那棵瘦树,它高大挺拔,树龄估计超过270年,腰围(主干周长)大约6.5米,高约40米,是植物园同类树种中最大的并且也是新加坡最珍贵的一棵香灰莉木。寄生在此树上的巨大藤蔓——羊角藤,估计也和它的“主人”一样古老。另一棵胖树则更加出名,因为新加坡五元钞票上的图案就是它。这棵树横向发展,枝干平行伸向大地。树龄超过150年,高约30米。我十九年前刚到新加坡时,这棵“五元树”还可以接近,横出的树干非常低,估计当年孩子们一定喜欢爬上去玩耍。后来为了保护它,四周用铁栏杆围上。

  香灰莉木终年常青,树皮布满深深的裂纹。花期较为固定,每年两次,五六月盛开一次,十月或十一月会再次开放,傍晚时分尤为芳香。随着树龄渐长,花朵由乳白色逐渐转为黄色,香味也逐渐转淡。如此高大美丽的开花树,实在罕见。果实为红色小浆果,是鸟类爱吃的食物,结果期,满树小鸟叽叽喳喳争相啄食,好不热闹。

  它木质非常坚硬,不受白蚁侵害,可用来造桥、做舟、建房。还可用它制作砧板,故也称南洋的砧板树。它是世上最上等的砧板,菜刀切割后的痕迹很快会弥合起来,有自然“抚平创伤”的功能,而且据说细菌无法在它身上存活。可惜现在都用新材料的塑料砧板,失去了木质砧板的种种天然优点。我的老师王润华教授对香灰莉木情有独钟,他家的砧板就是香灰莉木,不过师母淡莹说:“平时切水果蔬菜也不用它了,只有剁排骨剁鸡时才用。”看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超市食材的方便化处理,它也渐渐成为一种摆设了。王润华老师根据读音,自创了译名,称它“登布树”,为它作文又作诗。他写道:“新马早期大洋房的后院,都会种几棵登布树,它具有自然顽强的生命力,不需人工照顾。”不知毛姆的小说里是否提过香灰莉木,毛姆倒是用“木麻黄树”做了他一个短篇集的书名。

  E. J. H. Corner在1929至1946年期间担任新加坡植物园园长助理,他在《Wayside trees of Malaya 》(《马来亚的行道树木》)里写道:“如果被问到新加坡有什么独特的树,我们会指向东陵区的香灰莉木,其他大陆找不到如此上好的同类树种。”这里所说“东陵区的香灰莉木”,指的就是植物园里的香灰莉木。E. J. H. Corner是著名的英国植物学家,他为新加坡的绿化及热带植物研究和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E. J. H. Corner住过的房子现在成了一间高档法式餐馆,名字就叫Corner House。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六只粽子
绿色黄石
南洋的“砧板树”
自来水管早包扎
秋日碎语
肥皂盒里的古典时光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南洋的“砧板树” 2016-11-21 2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