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日碎语
子溪
  子溪

  霜降早已经过了。上海秋天的雨,细密频繁,一场一场赶趟。天渐渐冷了。风过叶落,一叶知深秋,一秋尽残叶。秋天的梧桐很美。风一吹,金色的叶子飘摇婀娜,落在脚下身上,路上行人脚步匆匆,赶往各自的蝴蝶梦。香樟树小小的叶子四季常青,一丝隐隐香气,依然袅袅。小区外墙沿街大片大片的爬山虎红了,秋意更浓。 

  不禁想起家乡太原。连下几场雨,清晨走在路上,已经打籽儿的老槐树,叶子窸窸窣窣,叶落满地,饱沾露水,好像槐树的眼泪。树有眼睛么?一股小风掠过,寒气让人激灵一颤。太原的秋雨来得快且猛,灰突突的天,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一阵,嘿,太阳又出来了。一低头,落叶灰头土脸爬满一地。阳光猛烈。正午走在街头,前胸烤得发烫,后背却阵阵阴冷,领口收收紧,不由得缩头缩颈。太原的行道树多是银杏,也有杨树,以前洋槐与柳树也多,现在不知为什么少了,许是柳絮恼人?在北京工作那几年,每近深秋,人们对香山枫叶啧啧不已,其实最美是银杏叶。种植历史比太原久远,许多地方可见,据说最早一批种在钓台国宾馆前那地方,现在已成观赏银杏的一个地标性景点了。诗人说——秋天最好不要扫落叶,不要打搅那一地金黄,落叶是无韵的诗,你走在上面,你也成了诗。 

  上海的秋天相对北方要湿润的多,公园里花草依然茂盛,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已是深秋,还能闻得到桂花幽香。中山公园每年都有菊花展,菊花是太原的市花。气候跟土壤的原因,太原之秋百花萎谢,绿色褪尽,只有菊花不畏严寒,它们迎霜怒放,努力点缀着北方的秋天。太原也有枫叶可赏,崛围山的红叶虽不及香山那么有气势,但也层林尽染,若是刚好下了点雨,云雾缭绕,高山浅溪,淡淡的蓝天。很美。秋天是太原四季中最美的时节,上海公园里常见的美人蕉秋海棠,月季花茶花,即便是路边那些毫不起眼的小小野花,都盛开在温室的花盆里,可花匠无论怎样精心伺弄,坚持不了多久,花萎叶落,都死了。 

  好了,现在菊花开,闻蟹来,佐一壶黄酒,通脉厚肠胃,润肤养脾肝,上海人深秋的幸福,有时就是一种诱惑,与秋色无关。太原人入秋,讲究的要去“清和元”(百年老字号)喝“头脑”。傅山先生发明了头脑。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炒过的面粉)、藕根、长山药,连同黄芪、良姜八味配成,所以也叫“八珍汤”。喝头脑一定要清晨,越早越好。我不禁想问,跟《水浒》里的“赶碗头脑”有关系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六只粽子
绿色黄石
南洋的“砧板树”
自来水管早包扎
秋日碎语
肥皂盒里的古典时光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秋日碎语 2016-11-21 2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