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每月分班”违背教育规律
汤嘉琛
  汤嘉琛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有不少家长向媒体反映,当地一所学校从本月开始将按月考成绩重新分班,全校400多名初三学生将按照排名顺序进入提高班(快班)、提升班(普通班)和基础班(慢班)。很多初三学生对新的同学、老师和学习节奏深感不适,但该校一名负责老师对此回应称,“这是分层教育,请大家理解”。

  教育有教育的规律,我们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瞎折腾。所谓“分层教育”理论,以前就听人说起过,但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真能提升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还很难说。草率地套用一种效果有待检验的教学模式,有点拿学生当“实验小白鼠”的意味;频繁地重新分班、打乱教学秩序,对学生也是一种粗暴的干扰。

  一种教学改革举措是否得当,学生的评价很关键。而从新闻报道来看,很多学生对校方的做法评价不高——“我们已经初三了,为什么还要折腾呢?”“新的班级新的同学,一切都要重新适应,这对我们太不公平了”、“担心自己被放弃”。如果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反倒给学生增添了麻烦和困惑,改革难言成功。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尚不清楚“按月考成绩分班”的决定是如何拍板的,但这种做法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比较功利的价值取向。将少数成绩拔尖的学生(而且是即将中考的初三学生)集中在所谓“快班”,将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放在“慢班”,虽然可能会让中考数据更漂亮,但对于那些被放弃的“差生”显然不公平。

  教育不应像电影《饥饿游戏》里的情节那样残酷。校方不断强化月考成绩的指挥棒,最终的结果可能有三个:其一,“快班”学生压力倍增,“慢班”学生自暴自弃;其二,学生心态受影响,学习效率不佳;其三,为获取更高的分数,会有学生求助于校外辅导、考试作弊。无论哪一项,应该都不是校方希望看到的。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按月考成绩分班”也与当地的教育政策相悖。早在2011年,西安市教育局发布的中小学减负“28条”就明确规定,初中只在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学校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不得进行成绩排名。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也明确规定,学校不得用成绩排名来对教师、班级、学生进行考核。“按月考成绩分班”,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踩了红线。

  无论从“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来看,还是从教学改革的现实效果来看,“按月考成绩分班”都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果这种打着“创新”旗号的功利举动不能及时被纠偏,恐怕很快就会有其他学校跟进。在媒体报道此事之后,希望校方和当地教育部门都能听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共同找到更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每月分班”违背教育规律
低价没什么不好
少些障碍
保护产权是依法治国重要标尺
出『恶』名
从公布官员手机号说起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每月分班”违背教育规律 2016-11-21 2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