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发展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我国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令人担忧,尤其是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对水的处理,人类有多种方法,而采用砂滤技术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了。过去学校里让学生饮用的砂滤水就是延用了这种方法。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敢于冲破禁锢,勇于吃螃蟹的人永远是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1982年,东北电力学院的刘凡清在一次实验中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想改变延用了这么多年的砂滤技术,为此,他一头钻进实验室,用了3年多的时间,发明了纤维束过滤技术,改变了原先水处理过程中传统砂滤技术存在的多项不足。
刘凡清介绍说,纤维束过滤技术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纤维长丝作为纤维束滤源,与传统砂滤方法相比,它工程造价低、清洗水耗低、滤料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营成本也低。刘凡清说,具体讲,就是纤维束滤池的寿命可达十年,在达到清洗水耗只有传统砂滤一半的情况下,滤速却达到了3倍以上,对水中的悬浮颗粒捕获也达到了微米级。一年后,刘凡清又组织了团队,开始研究高效过滤器纤维束过滤器。现在,这项纤维束过滤技术在工业废水领域已经服务了300多家企业,并在我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得到了使用。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后,刘凡清也获得了许多荣誉,早在1994年,就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被评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了全国青联委员,并破格评为教授。
20多年来,刘凡清一直致力于研发水的处理技术和环保技术,发表了38篇学术文章,获得国内外专利147项,从一位学者成功转型为企业家。在新技术被许多企业采用后,刘凡清教授毅然下海,到上海创立了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这些年来,他们陆续开发了3D网格絮凝反应技术、高效沉淀技术、臭氧活性炭技术、环保微生物技术等一系列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特色技术和相应设备。近年来,他们又开发出新的占地面积更小、水头损失更低、能耗更低的FC型纤维束滤池、曝气纤维束滤池、反硝化纤滤池等新技术、新产品。这些新技术在电力、钢铁、石化、城镇和农村自来水等领域广泛使用。在污水回用、污水厂提标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此,刘凡清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地奔走,为企业安装设备现场指导。就在向我介绍情况时,他也是一早从海南岛赶回来的。2014年,刘凡清获得上海市创新标兵称号;2015年,他又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
刘凡清教授坦言:我们通过自主创新,用技术对原本产生大量污染的企业升级改造,以产品赢得了市场,为我国的天蓝水绿奉献了力量。但是,我国技术创新应该鼓励创新严格禁止仿造。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专心一致地研发技术,真正做到用技术赚钱。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