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理念分享/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IPO:从抢跑道到抢撤单
应健中
  本周去苏州参加金融系统的一个活动,有个投资者问了我一个问题,她两年前买了一个名称中有“科技”两字的股票,她当时是120元买的,现在股价18元,她的账户显示亏了85%,持有1万股亏掉了人民币100多万元,对这样的问题真的是无言以对,割掉还是继续买点以摊低成本?对中小投资者而言真是一个伤不起的窘境,一个股票、一次买卖,就会使一个家庭动弹不得,就成为被割掉的“韭菜”,这就是新股带给市场的损伤。问题是,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地重演。

  前三年发行上市的公司真是赶上了好时光,那时证券市场为中小企业上市全力以赴、保驾护航,对公司的盈利不做硬性指标,实行“宽容原则”,前三年IPO的通过率为90%,去年通过率为94%,今年上半年还保持着“常态化发行”,贯彻着这个享受绿色通道、那个享受着扶贫政策,两个月前,这样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最近,在IPO排队的羊肠小道上出现了一个奇迹,那些排在前面的公司想方设法排到后面去,或者干脆就自己主动撤下来,与其排上队被“毙”了,不如缓一缓,等“严打”的气氛过了之后,再想方设法重新挤入这个羊肠小道。IPO从以往的抢跑道到现在的抢撤单,这样的奇观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还前所未见呢。本周开的一次发审会,审议四家公司的IPO,结果过一否三,这样的节奏,在中国股市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见到。

  前几年,股市的关键词是“注册制”,似乎只有搞了注册制这市场就一路光明了,为推行注册制,《证券法》修订都摆上了议事日程,经过2015年股灾之后,没人提注册制了,市场却白白付出了代价。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前三年IPO进入了大跃进时代。其实,中国的多层次市场结构中已经有了一个注册制的试验田,那就是新三板。现在新三板有1万多家企业挂牌,八成股票没有交易,有交易的做市商制的那二成股票,跌得一塌糊涂,三板做市指数已经跌破1000点,这个市场成了死市,大量资金砸在里面,活钱成了沉没成本。

  有一个问题很现实,现在通过率只有一半的IPO,把关是严了,可以相信上市公司的质量会有所提高,但今年上半年以及前三年那些90%通过率有幸成为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按现在的审核标准属于混迹于市的那批公司,咋办?它们给市场带来的损伤怎么补救呢?

  2018年快要到了,在2018年的持股中还是要选择主流品种,所谓主流品种不外乎如下几个要点:一是跟着国家队的主力部队走,不要跟游击队走,跟主力部队走,大树底下好乘凉,跟游击队走,容易做炮灰;二是到MSCI样本股中去选股,明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外资进入搞的是阳谋,打的是明牌,样本股公布得清清楚楚,所以可以参考;三是买股还是要物有所值,要讲性价比,市盈率、市净率、资本公积金含量、未分配利润多寡……这是一连串值得关注的指标,这样的股拿在手中,至少不会胆战心惊。应健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IPO:从抢跑道到抢撤单
一个可能的政策动向
马太效应
■ 可转债券可关注
散户还能“玩”吗
晏宁概念
新民晚报理念分享/金融城A18IPO:从抢跑道到抢撤单 2017-12-23 2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