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年发行上市的公司真是赶上了好时光,那时证券市场为中小企业上市全力以赴、保驾护航,对公司的盈利不做硬性指标,实行“宽容原则”,前三年IPO的通过率为90%,去年通过率为94%,今年上半年还保持着“常态化发行”,贯彻着这个享受绿色通道、那个享受着扶贫政策,两个月前,这样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最近,在IPO排队的羊肠小道上出现了一个奇迹,那些排在前面的公司想方设法排到后面去,或者干脆就自己主动撤下来,与其排上队被“毙”了,不如缓一缓,等“严打”的气氛过了之后,再想方设法重新挤入这个羊肠小道。IPO从以往的抢跑道到现在的抢撤单,这样的奇观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还前所未见呢。本周开的一次发审会,审议四家公司的IPO,结果过一否三,这样的节奏,在中国股市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见到。
前几年,股市的关键词是“注册制”,似乎只有搞了注册制这市场就一路光明了,为推行注册制,《证券法》修订都摆上了议事日程,经过2015年股灾之后,没人提注册制了,市场却白白付出了代价。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前三年IPO进入了大跃进时代。其实,中国的多层次市场结构中已经有了一个注册制的试验田,那就是新三板。现在新三板有1万多家企业挂牌,八成股票没有交易,有交易的做市商制的那二成股票,跌得一塌糊涂,三板做市指数已经跌破1000点,这个市场成了死市,大量资金砸在里面,活钱成了沉没成本。
有一个问题很现实,现在通过率只有一半的IPO,把关是严了,可以相信上市公司的质量会有所提高,但今年上半年以及前三年那些90%通过率有幸成为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按现在的审核标准属于混迹于市的那批公司,咋办?它们给市场带来的损伤怎么补救呢?
2018年快要到了,在2018年的持股中还是要选择主流品种,所谓主流品种不外乎如下几个要点:一是跟着国家队的主力部队走,不要跟游击队走,跟主力部队走,大树底下好乘凉,跟游击队走,容易做炮灰;二是到MSCI样本股中去选股,明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外资进入搞的是阳谋,打的是明牌,样本股公布得清清楚楚,所以可以参考;三是买股还是要物有所值,要讲性价比,市盈率、市净率、资本公积金含量、未分配利润多寡……这是一连串值得关注的指标,这样的股拿在手中,至少不会胆战心惊。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