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理念分享/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晏宁概念
陈晓钟
  买卖股票的心态有两种,一种是买卖股票做长线投资,长期持有,一路看好。另外一种选择的就是低买高抛,把握股市的升跌周期。究竟是哪一种态度会带来更加大的收益呢?晏宁给您做了另外一个研究。晏宁用标准普尔指数,从1970年开始研究到1981年,他得到以下结论:

  1.如果在这个期间由最低价买入股票,一路持有,直到1981年才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并非全部大涨,有些还要亏本,但平均而言利润为14%。

  2.如果投资者并非在最低点买入,只在平均价买入,在1970年持有到1981年回报率只有得到7.5%。

  3.如果他在每一个最低点入货,在浪顶出货,等待另一个浪底才再买入,另一个浪顶出货,买卖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票会带来的利润平均每年27.7%。

  也就是说,买卖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跟着波浪运动,高卖低买,如果能够认识到把握浪顶和浪底,高点出货,低点入货,这样做的话确实可以把利润做得很高,但普通人很难做到。如果能认识到让我们冷静,高点出货,低点入货,比买入持有股票的正常收益更大。也就是说,股票作为长线投资只带来一般的收益,想赚大钱,炒每一个浪的高、低点,低点买高点卖。死捂股票不放,只会有合理的收益,而不会发达。

  上述的研究仅限于研究标准普尔的指数股票,如果排除这个局限,每次多挑选一些表现最好的股票,升幅最大,收益更加以倍计算。所以除了懂得分析股票走势,发现股市浪的趋势之外,懂得挑选股票,也是一项在股票市场成功的重要准则。股票不是金钱,它有可能使您赚钱,更有可能使您输大钱。因此,它实际是一个投机赚钱的工具,不能和银行储蓄等同。银行储蓄少投资一天,利息就少一天,而股票买入的时机却是十分重要,并不是每天都可以买进股票的。有时的某个阶段是买进股票的时候——一般是股市低迷后即将启动复涨之时;有时的某个阶段是只能卖出股票的时段——一般是股市火爆后即将回调下跌之初。正确的做法是在股票上涨期间以持股为主,在股票下跌期间以持币为主,老是满仓持股并不是好的投资方法。

  炒股以闲钱为主,不要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必需的资金挪来投入股市,股市的风险可能会很大,一旦全军覆没会给投资者心理带来极大压力。生活中节约是中国人的美德,但炒股中也要运用这种克俭的精神,具体贯彻运用是买入时要考虑再三,选择恐慌抛售时择低买入。卖出时也要耐心有加,选择飙升飞涨时择高卖出,因为大家都知道,股票的输赢值要远远大于传统上的节约和浪费。

  结论十分明显,在股票市场精于分析市场走势和挑拣股票,两者具备,这样赚的利润会最大。长线投资股票所带来的只是合理的利润,想在股票市场发达,就是要把握股票升跌的时机,多做分析,你便知道哪些股票可以做买入,哪些需要卖出。认识投资理论和股票分析法更是不可或缺。     陈晓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IPO:从抢跑道到抢撤单
一个可能的政策动向
马太效应
■ 可转债券可关注
散户还能“玩”吗
晏宁概念
新民晚报理念分享/金融城A18晏宁概念 2017-12-23 2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