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书画板块共分6个专场,可谓精品荟萃,精彩纷呈。书画部分隆重推出沈尹默楷书《朱铭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寿序》,此为沈尹默先生存世书法中极为罕见的巨制:煌煌一千三百余言,分书于十屏之上,纸本乌丝栏界格,通篇凝神贯气臻于神完气足之境,所谓“鸿篇伟作,字字珠玑”用来形容此套寿屏真是恰如其分。细审历年历届拍场所见众多沈尹默书迹,均无出其右,允称旷代孤品,其精彩绝伦令人咋舌赞叹,哪怕视沈氏楷法第一名迹,亦不为过。
再有郑板桥《修竹孤峰图》。这是一件为学术界收藏界公认的板桥名迹,诸多权威著录都记载了此幅作品。特别是以研究扬州画派闻名的周积寅先生,更在他编撰的《郑板桥年谱》、《郑板桥书画艺术》、《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郑板桥》等著作中提及此图,并且作为《郑板桥书画艺术》的封面,可见其重视程度。此外,郭味蕖先生所撰《郑板桥译传(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扬州八家画选》,辽宁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五)》,也都收录了《修竹孤峰图》,可谓是屡见著录,毫无疑义的郑氏真迹。
此外,还有任伯年的《蕉樱双雀》、溥儒《山水人物册页》、张大千《宋人觅句图》、《石壁翠屏》、《行吟图》、黄宾虹《敬亭山色》、徐悲鸿《倘得优游销岁月》、《喜上眉梢》、李可染《看山图》等,名家荟萃,精彩绝伦。
瓷器杂项拍卖种类众多,明清瓷器、铜炉佛像、竹木雕、紫砂壶、玉石翡翠,明清家具等多个品种均有涉猎,二百余件拍品精彩丰呈,表现不俗。瓷器品种中,“清康熙 粉青釉梅瓶”、“清雍正 斗彩莲池鸳鸯碗”、“清乾隆 青花缠枝萱草纹绶带耳琵琶尊”,完美展现了清三代制瓷业巅峰之作的工艺水准。明代黄花梨家具尤其以苏州地区制作的苏作造型向来是众多藏家赏玩家具中的精品,一件“明 黄花梨夹头榫大画案”展现苏作家具的完美比例,保存完好,选材精细,雕刻细腻,体现了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家具的审美情趣。盛世兴佛,本场敬华秋拍也首推佛教题材专题,其中包括一尊“明永乐 铜鎏金释迦摩尼佛”,代表了明代皇家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准,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本次古籍善本专场上拍木刻善本、名人书迹、碑拓印谱、珂罗版画册等三百余件,善本者如南宋刻、元明递修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七十九,著名女书法家游寿所辑名家手拓《吉金古器拓本》七册及林石庐旧藏《二百兰亭斋古印考藏》二册一套,且本次秋拍征集到当代著名诗人丁芒毛笔手书诗稿《苦丁斋诗词》十五册,是其晚年创作智慧之汇集。
油画雕塑专场包括三个专题,囊括了毕加索、安迪·沃霍尔、吴冠中、陈逸飞、沙耆、顔文梁、陈抱一、艾轩、岳敏君、方力钧、王兴伟、张仲达、陈承卫、林金福等名家力作,来源清晰。显示了全球语境下艺术取向和可能性的探索。